2)第110章 竞赛疑云_帝国雄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囊括了美国军政要员、社会名流以及各国驻美外交官员。作为东道主,罗斯福以满怀憧憬的开场白赞扬了德美关系的发展,他把德国首脑自1939年以来首次访问美国称作是一次“意义非凡”的外交活动,其现实意义甚至不亚于美德首脑在大西洋会晤并构建两国战略合作框架。罗斯福坦言,欧洲的未来很大程度上掌握在德国的决策者手中,以他对德国总统威廉.弗里克、总理汉斯.罗根的了解,他相信和平发展将是欧洲未来十年的唯一主题。

  罗斯福的赞誉并没有让罗根冲昏头脑,他很清楚美国的孤立主义并不会因为某一个人的见解而瞬间改变,如今德美关系发展很快,一方面是德国刚刚赢得欧战胜利,重工业生产力需要一个缓冲的空间,美国的市场需求和雄厚资金恰恰能够提供这个空间;另一方面,美国担心遭到德日夹击,这才暂且放下前嫌与德国人开展合作,并希望从德国人那里获得军事经验和技术的支持。纵然如此,美国政府并不愿将经济和战略的主导权拱手相让,即便是政府造船订单也还是一场艰难的外交拉锯战,而德国政府亦不愿将战争中积累起来的宝贵经验拱手相让,五号坦克、伍尔夫190战斗机以及远洋潜艇仍旧是绝对的非卖品,这一切的一切,都注定两个国家不可能像战前的英美关系那样彻底战略化。

  在这种情况下,罗根的发言只是简单展望了遥遥无期的未来,真正的重点是对美国的战争前进寄予丰厚的期望和肯定,他鼓励美国人咬牙坚持直到赢得胜利,鼓励美国人坚决捍卫百年来逐步在太平洋区域掌握的霸权,为此,他不惜宣称战后德国将不在太平洋南部的殖民岛屿驻扎舰队和军队,而仅仅是对这些小岛进行经济用途的开发,甚至可以考虑和美国进行对等利益下的殖民地交换。

  两位领导者的发言都得到了热烈掌声的回应,然而这些话语中有多少是空话、有多少是反话,双方各自心知肚明。席间,罗斯福漫不经心地询问罗根德国发展火箭和喷气式飞机的进展情况,罗根回答说:“毫无疑问,火箭技术将引领一个全新的时代。目前射程达500公里的v-1火箭已经顺利投产,可以想象一下,我们只要坐在柏林按下一个按钮,那些安装有整吨烈性炸药的火箭就能够飞到伦敦或者巴黎,我们将不再受到飞行员阵亡或被俘的困扰,而且v-1火箭的成本并不比现役的大型轰炸机昂贵多少”

  罗斯福的反应比较平静:“拥有这种新式武器真是令人羡慕,可惜浩瀚的太平洋动辄以上千公里来计算距离,而且美国在火箭技术方面还完全处于起步阶段”

  半杯红酒下肚,罗根故作得意:“只要有充足的人力物力投入,

  请收藏:https://m.bqgd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