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五十章 往事_木仙府种田纪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以,你得养好身子才是正事啊。”

  “我这次能捡回条命,多亏了仙仙照料,我虽然也在心里念叨着不着急,可是人老了,就没有年轻时,那么禁打磨了。”老太太说着苦笑了下,拿起床里的针线筐,又翻出块手绢绣了起来。

  李大奶奶也帮着挑绣线,“古话说知足常乐,老嫂子这么想就对了,你就说,我家那桂枝儿,这次回来是啥活儿都不伸手,以前喂鸡喂猪的麻利着呢,现在呢,就嫌脏不干了,连吃个菜都要挑挑拣拣,不是嫌菘菜炒的老了就是嫌面饼硬了。气得我头疼,本来想训她几句,想想大过年的也就罢了。”

  “咱们也都老了,小辈儿们的事能不理也就不理了。我家那不孝子,这不也把我急病了,还不知道他是不是又起了什么主意,万一要在外面再呆个几年,我这把老骨头也入土了。好再我还有仙仙,万一到那天了,栓栓我也不担心了。栓栓他爹我就当没生过好了。”老太太慢慢一针针绣着,嘴里骂着,其实心里也不是滋味。

  李大奶奶当然知道栓栓他爹的事是老太太的心病,想了想,岔开了话头儿,“老嫂子,年前我娘家兄弟捎信儿来说,初六要来给我拜年,我用不用帮你问问你那两个兄弟的事啊?”

  老太太听了,手下停了停,半晌还是叹了口气。她这一生啊,可谓波折不断,苦难连连。

  老太太的娘家在离这儿几十里远的一个唐家村,父母一共生了一女两男,她是家里老大,从四五岁刚刚懂事起就要帮着照料两个弟弟,割草,喂猪,洗衣,长到十岁左右,因为女红出色,就又多了样儿熬夜绣花的活儿,卖了贴补家用,常常累得夜里偷偷哭泣。

  可是,爹娘重男轻女很严重,为了给儿子攒够娶媳妇的聘礼,她十六岁该到出嫁年纪了,还借口说舍不得她,拖着不为她说亲,只想着留她多赚些银钱。

  后来村人看不过眼,背后说闲话了,她爹娘才咬牙把她嫁到了最贫困的李家村,只因为嫁到这里可以不要她家出嫁妆。她嫁过来后,娘家人怕她拖累自家,一次也没有来走动过,她也不怨,低头伺候公婆、操持家事,勤劳肯干,一年后又了生了儿子,全家都很欢喜。老太太也算是有了个指望,后来公婆陆续去世,她和丈夫带着儿子过活儿,没想到最后,老头子、媳妇儿、孙子都死了,儿子也走了。她一个人带着小孙女艰难糊口度日,娘家人更是怕她上门了,前几年爹娘去世时,那两个弟弟也都没告诉她一声,她也就寒了心了。

  “不用了,你也不是不知道他们两个是什么德行,这么多年我这里困难,他们都未曾来看看,想必也是怕我拖累他们了。如今,我这儿有仙仙孝顺,刚刚过了几天好日子,还是不要让他们知道,省着不得清净。你也帮忙嘱咐几个侄子几句,别说漏了才好。”

  李大奶奶点点头,“也是这么个理儿,前年我恍惚也听我兄弟说起过,好像那两家也都过的不富裕。”

  两个人聊得热乎,木艾在桌边也听得认真,这些事奶奶从没在她跟前提起过,想必是伤透心了,她以后倒是要多留意一下。

  就这样,一晃过了年初八,欧阳警悟终于风尘仆仆的赶了回来,带回了一封栓栓她爹的亲笔信,原来是顾氏腊月初得了风寒,耽误了启程的时间,李生心疼妻子病弱,所以,计划推后几月,待春暖花开再启程回乡。木艾看了心里十分气愤,对这个男人的印象简直坏到了极点,典型的有了媳妇儿忘了娘,只心疼患了风寒的妻子,就不心疼一心苦盼他回家的老娘。就算退一万步说,妻子得了重

  (继续下一页)

  请收藏:https://m.bqgd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