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72章 授兵_蜀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及寻人做了一竹笛,想习其曲调。

  算是年少未定性前,有慕尊长的人之常情吧。

  今出声请音,负后那只手,不用猜测,便知是执藏着竹笛。

  “也罢,取我笛来吧。”

  轻轻颔首,郑璞双手撑躯,盘膝而坐。

  少顷,傅佥从行囊中取笛来,还不忘唤上了郑仇。

  将笛递给郑璞后,两小儿皆手执竹笛,将一竹简铺开于地,就着曲谱等候郑璞笛音起,以摹其音调把控。

  不远处的乞牙厝及郑乙见状,亦然屏息而坐。

  犹如昔日同营的板楯蛮,期待暮食后郑璞编古寓今的异兽故事一般,听郑璞吹笛之音,乃是他们为数不多的娱乐。

  轻咳清嗓,将竹笛凑唇,郑璞眼眸阖上。

  笛音袅袅,便将他心中所好的《故乡的原风景》,倾泻而出。

  先婉转而缥缈,犹穿过悠悠岁月而来。

  似是梦语的呢喃,又如俏皮的风儿穿过林荫小道,戏弄枝芽的声音。

  继而,转为清脆与柔和相应,委婉与清亮并存。

  倏然激越之音昂起,随即又遁去,化作悠扬连绵,让人有一种不知名的情愫,于心田间缓缓浮起。

  思乡闾邪?

  慕庄子化蝶邪?

  抑或者,悟其先父寄山水之情邪?

  山坳另一畔,原本疾行而来的十余人,闻笛声而顿足。

  目视着那盘膝而坐吹笛之人,竖耳细细倾听,亦于心中泛起思绪。

  他们都披坚执锐,于发丝顺淌脸庞的汗水,偶尔还会偷偷彰显出那杀人如麻的眼神。

  为首二人,须胡淡淡,年齿颇轻。

  亦雄壮无比,皆八尺开外,腰侧配环首刀。

  “何人窥看!”

  一声暴呵,撕破了安谧悠扬之音。

  却是常年狩猎而颇为警惕的乞牙厝,率先发觉有人前来。

  见他们披坚执锐,不由拔刀挡在郑璞面前,出声示警。

  郑乙亦拔刀,低声催促,“家主,若来人有歹意,我与乞牙厝先于他们纠缠,家主趁机携二小子先遁去!”

  不过,郑璞到没有多少慌张。

  睁眸之际,他便见到来此的十余人,虽不曾谋面,但他们身上甲胄皆是汉军所制。

  若说是歹人,几率不大。

  “敢问,足下可是郑书佐否?”

  那群士卒,见郑璞等人戒备,为首二人便挥手让随从后退些许,并肩向前步来,止于约莫十余步外,露出笑容,拱手而问。

  此做法,亦让郑璞等人,心中宽解不少。

  正欲答话,不想身侧的傅佥,拔步越众而前,惊喜交加,“竟是绍先兄来夜郎了?!”

  话罢,又转首回顾,“先生,来人有一我识得。乃是故宫禁霍谒者,绍先兄。”

  霍弋?

  闻言,郑璞先示意乞牙厝与郑乙收起刀刃,才露出笑容,向前回礼叙话。

  一番叙罢。这才知,霍弋与赵广乃是受丞相诸葛亮所遣,前来送任命于郑璞。

  嗯,郑璞迁职了。

  以相府书佐,兼领牙门将,不再归马忠节制。

  而霍弋及赵广,将会以副职的身份,率部曲入郑璞所掌之军。

  不过,迁职却没有授兵。

  敕令郑璞以朝廷名义,在牂牁郡募一支兵马归去,且不受制于牙门将领千人的军制。

  “一月为期,无论多寡,皆归成都缴令。”

  此乃丞相,让霍赵二人转告郑璞的原话。

  亦让郑璞听罢,心中欣然鼓舞。

  多寡?

  我若于此地募兵,岂有“寡”之说?——

  感谢书友“李家人1”打赏。

  请收藏:https://m.bqgd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