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章 九灵山败仗(一)_大顺小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州城团团围住。叛军伪韩王率三万叛军据城死守。激战了五天四夜,终于收复杭州城。但是官军死伤数字,远远超出捷报上所述。”

  杨宗烈拿起情报,细细数说起来。

  “根据我们在右都督府的坐探获悉,战后统计出来的真实数字应该是勇卫左军战死七千,伤一万千。江南守备军战死两千,伤三千。其余镇戎军、黑水襄平边军死伤不超过两千。”

  等杨宗烈念完,岑国璋打断议题,抛出一个问题,“这个数字,说明什么?”

  “官军军心不齐啊。万遵祥能驱使的只有勇卫左军和江南守备卫镇军。其余各部,顺风仗、小打小闹都能听从。遇到硬仗苦战,肯定是躲到一边去了。万遵祥只能调他嫡系的勇卫左军和江南地方兵去啃。”

  岑国宾一言指出了万遵祥的苦衷。

  “万遵祥这个右都督当得有些亏啊。”杨宗烈嗤笑道。

  “万遵祥这样打下去可不行啊。从嘉兴开始,再到杭州苦战,他的嫡系勇卫左军,死伤超过一万五千。江南守备卫镇军,死伤超过七千,都已经过半。余下的都是些三心二意的客军兵马。后面的仗,万遵祥不好打了。”

  刘载义皱着眉头说道。

  “没错,载义这席话指出了官军后面大败的原因之一。能够如臂使指的嫡系部队,差不多打残了。后面万遵祥更多的需要依靠镇戎军、边军等客军。这些客军,大家以前也打过交道。战斗力先姑且不说,关键是不会绝对服从命令,总是有自己的小算盘。”

  杨宗烈做了一番小结。

  “打仗这么重要的事情,都还三心二意。这仗确实不好打。后面的败仗,从杭州城就开始注定。好了,我继续后续的战情通报。”

  “官军打下杭州城后,兴奋地大索三天。名义上是清剿叛军残余,实际上在干什么,大家都知道。抢钱抢女人,这些混蛋的军纪,比叛军还要差!只是叛军早有准备,已经提前把他们的圣库转移走了,还有大部分的青壮男女,大约二十余万,也早早地转移出杭州城。”

  杨宗烈站在地图前,手指敲着杭州城的位置。

  “狡猾啊,叛军利用杭州城坚固的城池,给予了官军极大的杀伤。然后留下一座没有半两银子一粒粮食,以及三十余万老弱病残的杭州城。把包袱全部甩给了官军。”

  “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岑国璋在旁边说道,“叛军中有大才,居然有如此高瞻远瞩的战略思想。我们这次,有劲敌了。传良,请继续。”

  “是,抚帅!”

  “修整五天后,万遵祥留下京营禁军守杭州,把十万主力官军分成两路。一路由勇卫左军、边军、镇戎军和守备卫镇军组成,继续为左路军,先取绍兴,再越过会稽山,沿着浦阳江南下。另一路,就是原本的右路军,除去京营禁军兵力,依然为右路军,沿着富春江南下。作战意图是寻找叛军主力。”

  “报告!”罗人杰举手插话。

  “官军过于着急了吧。叛军在杭州城,主力没有受到什么损失。而且浙西是叛军的老巢。官军不做任何侦查准备,就冒冒失失地深入,赶着去送死啊。”

  众人纷纷交头接耳。

  是啊,这万遵祥难道吃错药了吗?这点基本常识都没有吗?什么都没有摸清楚的情况下,就敢带着大队人马深入敌穴?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除了战争的起因和结束受政治因素决定之外,它进行的过程,也受到政治因素的极大影响。杭州大捷,江南一片沸腾。在喜庆之余,宣抚司和江南藩司都极力要求要求万遵祥再接再励,尾随追击,一举歼灭叛军的残余。”

  “再接再励?一举歼灭叛军残余!”听完岑国璋转述的宣抚司和江南藩司这信心满满的话,大家是又好气又好笑。

  脑子瓦特了!

  请收藏:https://m.bqgd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