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6章 能源_智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能赖掉合同的情况下,大马的油气供应量是不太够的。

  特别是暹罗、洪沙瓦底,也是石油天然气资源比较贫乏的地区。

  要靠大马一养三,显然有些强人所难。

  因此智人公司必须想办法,挖掘本身的潜在资源。

  吕宋群岛由于处于板块交界处,基本上很难出现大型的石油和天然气储层,但这不代表吕宋没有化石燃料的挖掘潜力。

  频繁的地震和火山喷发,会导致石油天然气的储层被破坏,很难形成大油田。

  但火山喷发形成的火成岩层,却是一种内部稀疏的多孔岩石,因此那些被破坏和分割的油气,会在天长地久的地质运动之中,逐步转移到一部分火成岩的孔隙内,形成含油火成岩层。

  另外就是一部分页岩,也是良好的储油岩石。

  现在智人公司重点就在吕宋寻找这两种岩层。

  其中吕宋岛上有不少的火成岩分布,而棉兰岛则有不在少数的页岩分布。

  至于如何开采。

  这就是李青叶为什么过来的原因了。

  在确定了含油页岩层之后,技术员和工程师们迅速安装了抽气管道,以及注水管道。

  李青叶将改进版的转基因甲烷菌,配合特殊的激素,注入水箱之中。

  “开始吧!”

  “是,李博士。”

  这一次过来的身份,是研究转基因甲烷菌的李民博士,这也是李青叶的马甲之一。

  技术员按下开关。

  众人看着水箱中的水溶液迅速减少,被注水管道压入地下含油页岩之中。

  随着时间推移,抽气管道的气体压力传感器,开始反馈井下压力提升的信号。

  甚至不用启动抽气机,大量甲烷就开始源源不断从井底往上冒。

  “出气量达到每天400立方米了……还在提升。”

  “超过每天1000立方米的界限了……”

  经过三个多小时的测试,五口井每天可以生产17万立方米的甲烷,而且压力非常稳定,基本不需要主动抽气。

  只需要定期注入一定的转基因甲烷菌和生长激素,在这一片地下页岩的有机质被消耗干净之前,甲烷的生成不会停止。

  “比起北美的页岩油生产技术,生物分解法的成本便宜太多了。”齐援朝抬了抬眼镜感叹起来。

  除了初期的勘探和钻井费用,管道铺设和辅助设备之外,一口井的其他成本就非常少了。

  齐援朝在心里面估算了一下,发现这一片气井的生产成本,如果可以维持当前的日产量,那成本大概在每千立方米3~5美刀左右。

  这个成本已经非常低了。

  国内的煤层气生产成本大概在每千立方米270~280美刀左右;而国内天然气则在每千立方米45美刀左右。

  北美的页岩气生产成本则在每千立方米70~280美刀之间;页岩油生产成本则在每桶30美刀左右。

  之所以可以做到如此低成本,主要是智人公司的生物分解法,并不需要使用能耗比较高的热力压裂法。

  热力压裂法不仅仅需要高温,还需要特殊的溶剂,这些东西需要源源不断投入。

  而生物分解法的转基因甲烷菌和生长激素,虽然也有使用寿命,但那是为了避免转基因甲烷菌逃逸之后,在自然界繁殖,专门设置的自我限制。

  通常情况下,一份转基因甲烷菌和生长激素,大概可以维持30天的活性。

  打好井之后,只要投入转基因甲烷菌和生长激素,就可以源源不断低成本生产甲烷。

  其实这个技术也可以用在开采高粘稠石油、煤炭上,将其转变成为会自己溢出的甲烷,可以有效减少生产成本。

  而且污染也非常小,改进版的转基因甲烷会完全消耗掉储层之中的所有有机质,不会残留下任何污染物。

  当然,这种开采方式如果用在煤矿上,是有可能造成大范围塌方的。

  谢谢各位亲的支持(ω`),求订阅、收藏、月票和推荐票。

  请收藏:https://m.bqgd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