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6】儒道的隐秘!浩气宫!_儒道赘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揭竿而起,想要趁着朝廷动荡,改变中州一统的局面,从中分一杯羹。

  而这显然是浩气宫所不允许的。

  于是,随着一道来自浩气宫的神秘令谕发布,天下学子群起响应,仅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迅速将各地叛乱扑灭,甚至都没有动用多少朝廷的力量。

  听到这里,苏平对儒道的强大,对浩气宫的强大,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

  然而万宁帝的故事并没有就此结束。

  在四海平定,再无大乱之后,万宁帝迅速调转阵营,将矛头对准了浩气宫。

  原来,万宁帝在做国子监祭酒的时候,就一直认为浩气宫对朝廷的干预太大,导致王朝的发展受到遏制。

  在他看来,大乾王朝的衰落,以及面对异邦时的软弱,与浩气宫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这一点,苏平倒是能理解。

  用书里那一套来约束普通百姓可以,可是用其来约束帝王,难免遭到嫉恨。

  怕是每一位中州帝王,都对浩气宫有过不满的念头,只是到了萧正这里,才终于决定不忍了。

  “于是,为了不重蹈大乾的覆辙,萧正不惜背上背信弃义的骂名,毅然决然的站在了浩气宫的对立面。”

  温道元感慨道,语气中不乏钦佩之意。

  “然后呢?”

  苏平好奇的问道,“看现在这局势,应当是万宁帝赢了,他怎么做的?重兵攻打浩气宫?”

  “不。”

  温道元早就料到苏平有此一问,笑着道:“梁太祖只派了一个人,一个董姓的大儒。”

  董姓大儒效仿太祖,孤身一人入国子监。

  这一天,没人知道国子监内发生了什么事情,人们知道的,只有那名大儒全身而退,带回来一纸盟约。

  ——众圣书。

  内容很简单,无非就是大梁保证浩气宫的地位,但浩气宫不得以直接手段,干预大梁的任何政务。

  “这怎么可能?!”

  苏平一脸震撼,“先不说浩气宫七境之上才能入,就算他是八境的半圣,又如何一人慑服整个浩气宫?”

  温道元面露敬仰,声音低沉而坚定。

  “那日,董大儒于浩气宫门前立言,每道出一句,便往里走一步,行至元圣雕像之前,成就九境亚圣!”

  “他,便是古往今来,人族第三位儒道圣人!”

  !!!

  苏平心潮起伏,如惊涛骇浪。

  六境大儒立言,直入九境亚圣!

  当时的浩气宫有亚圣吗?

  肯定没有。

  第二位圣人已经逝去数千年,浩气宫最高也才八境半圣。

  在儒道,境界就是一切。

  哪怕半圣有很多,面对九境亚圣,也只能乖乖俯首。

  怪不得能一人慑服浩气宫。

  “第三圣人……等等。”

  苏平猛地一惊,问道:“第三圣人姓董,第四圣人姓什么?”

  “第四圣人,姓朱。”

  温道元皱了皱眉,有些奇怪苏平的反应。

  而此时,苏平心中已经掀起了滔天波澜。

  在阅读神州大陆的儒道典籍之时,苏平就已经了解过,第一圣人为孔姓,第二圣人为孟姓。

  所以理所当然的,他将这个世界的儒道与前世的儒家联系在了一起。

  毕竟,经典相差无几,圣人也都一个姓。

  可现在才知道,第三圣人姓董,第四圣人姓朱!

  前世的儒家五圣,可并不是这样。

  而孔、孟、董、朱,这四位圣人的姓氏,让苏平想到了另外的方面——儒家思想的几个重要演变节点。

  从仁、礼的儒学根本,到‘民贵君轻’,再到‘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再到‘存天理灭人欲’。

  孔子、孟子、董仲舒、朱熹。

  岂非正应对了儒道的四位圣人?

  如果这个推断合理的话,那么下一位儒道圣人,就是姓王了?

  可惜,自己一个姓王的都不认识,王爷倒是见过几个。

  苏平如是想到。

  请收藏:https://m.bqgd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