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3 善恶难辨_黑铁大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于宋之问这样的名人,杨桓可以说是如雷贯耳。因为这个老家伙的诗几乎贯穿了九年义务教育每一个年级的课本,在语文书和历史书中的出镜率很高。

  史载宋之问生于汾州,也就是当今山西汾阳一带。宋之问自幼聪敏好学,专攻诗文,素有盛名,又兼相貌堂堂,十分的人才,高宗时期进士及第,年纪轻轻便入了仕途,可谓春风得意。

  宋之问真正获得高位,则是在武则天登基之后。传闻宋之问因为文采斐然,善于做诗歌功颂德,武则天异常喜爱,将宋之问和闻名天下的大才子杨炯一同召入文学馆,后又授予洛州参军一职,是以宋之问又被同僚朋友称呼为宋参军。

  武则天喜爱宋之问诗中华丽辞藻,深远寓意,后又将宋之问召入崇文馆做了一名学士,短短几年内,将宋之问由九品擢升至五品,加上当时唐朝学士之职,以文学言语被天子顾问,出入侍从,礼遇尤宠,宋之问一直为世人称羡不已。

  关于宋之问的为人,众说纷纭不一。有人说宋之问为人刚直不阿,一身傲骨正气。有些人则传说宋之问为了仕途攀爬,不惜讨好示爱武则天,甚至折腰为武则天的男宠张氏兄弟倾倒夜壶,只是因为宋之问有口臭的隐疾,未曾获得武则天的宠幸。还有人说宋之问暗地里是个无恶不作的伪君子,为了抢夺外甥所做一首好诗的冠名权,不惜将亲外甥刘希夷杀死。各色真假难辨,难分虚实。

  杨桓自打穿越到唐朝,只见过两个名人,第一个是李白,尚且年幼,剩下一个便是眼前活生生的宋之问。没想到宋之问不仅才名卓著,还身负高明的武技,只是不知为何弃官不做,隐在财神堂名下的一座书阁内,变成了一个喜怒无常的怪文士。

  杨桓的祖父是一所大学里的古文教授,杨桓小时候被送在祖父家过暑假,每当入夜十分,祖父便将杨桓抱在膝上,摇着蒲扇替杨桓扇凉,为杨桓讲述古往今来的人物逸事。

  杨桓听祖父讲过宋之问的生平,据说宋之问醉心权谋官位,为了升迁不择手段,谄媚逢迎当时飞扬跋扈的武三思等人,打压异己,心狠手辣,因其人品低下遭到世人唾弃,为诸多同僚所愤恨。

  在一次宫廷政变中,太平公主和李隆基联手杀死了韦后和安乐公主,拥立睿宗为帝,宋之问因为站错了队伍被流放到广西钦州一带,年迈孤苦,老无所依。李隆基登基之后,便将宋之问赐死,宋之问在遥远的南疆凄凉死去。

  这样的一个人,即使算不得大奸大恶,却也并非良善。杨桓却不管宋之问是否真的做下许多恶事,或者只是成王败寇的史书上故意抹黑,杨桓全可以不做理会,单是这样一个大名鼎鼎的文豪能和杨桓说上几句话,哪怕刚刚还揍了杨桓一顿,也

  请收藏:https://m.bqgd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