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8章 古人凿壁借光的原因_直播:东北老山村的向往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赵觉嘿嘿一笑,那满是深意的笑容,不由得让人心想入非非。

  “然后就是……两人把茅草屋?秃了,之后,天亮了。”

  直播间。

  “靠!”

  “我特么的……”

  “妈的,我裤子都脱了,你给我听这个?”

  “好故事!”

  “真是,好久没听过这么纯洁的故事了!”

  “主播听我说,谢谢你,因为有你,世界更纯洁……”

  直播间的氛围,此刻可谓异常的和谐。

  赵觉:“那必须的吗,我们这可是正儿八经的绿色直播间,朋友们,你们说对吧?”

  直播间,直播间中再次一片文明用语。

  “其实就是想和大家说,这油灯在古代,确实是奢侈品,很少有人家有。”

  “油灯的价值,甚至要是比稻草棚子都要值钱的。所以嘛,即便是野史,倒确实还是有几分可信的。”

  “即便是植物油脂比动物油脂资源多,用的人也逐渐变多,可还是大半人家都是用不起。”

  听赵觉这么说,众人不免好奇。

  “真的这么贵?”

  “不是说蜡烛植物油就能做吗?怎么可能那么贵?”

  “现在这蜡烛,质量最好的也就两三块一根,那一根,甚至能烧一个月,这得多穷能买不起?”

  赵觉却只是笑了笑。

  “这么说吧,宋代贵的蜡烛,每根售价大概在150至400文不等,这种价格甚至够一个下层平民吃三、四天的,而普通的平民用的一般都是20文一根的蜡烛。”

  “所谓‘东风夜放花千树’、‘去年元月时,花市灯如昼’,宋代的元宵节灯展,十分流行,而那时候花灯中的蜡烛,最少也150文一根,也就是一天晚上就要烧掉几天的口粮,足以见得这蜡烛有多贵。”

  “像大家耳熟能详的匡衡、车胤、孙康这些又好学却穷的点不起灯的人,曾经就是靠各种奇葩办法来照明。”

  “匡衡的凿壁偷光蹭灯,车胤的纱布做口袋捕捉萤火虫聚光照明,还有孙康借雪的反光来读书。要是不穷,他们怎么可能费这么大劲?”

  “不过……话说回来,油灯的演变历史也是十分漫长的,像咱们制作的这种固体的蜡烛,直到宋代才开始出现。”

  “而且那时候制作的蜡烛可比我们高级多了,甚至在宋朝就已经出现白蜡,而这种白蜡,还是取自白蜡虫的分泌物制成,神奇的是,这种白蜡虫只有我们中国才有,也被称为中国蜡。”

  赵觉侃侃而谈,倒是讲了许多网友们第一次听见的稀奇事,而直播间的网友们也是听得入迷。

  “还有白蜡虫这种动物呢?”

  “白蜡原来是白蜡虫的分泌物做出来?有点意思!”

  “怪不得得凿壁偷光,原来古代的蜡烛这么贵!”

  “最便宜的不才要二十文吗,这也还好吧。”

  “宋代的二十文已经很值钱了!他们那时候一家人开销,一

  请收藏:https://m.bqgd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