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45章 二里地的大集市_直播:东北老山村的向往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赵觉回想着和大家说:“不知道大家以前坐没坐过牛车出门,我印象中上一次做牛车出门,好像还是五六岁的时候。”

  “那时候东北冬天的雪还很大,冬天更是能给人冻掉下巴。到了过年,家里就会赶牛车走出很远去集市上买东西,那时候就穿着厚厚的棉袄坐在车上。”

  “底下铺个干净的塑料袋,上面再裹个被子,买好的东西就放在被窝里面,不然等到家基本上就被风给吹冻住了。”

  “以前打车不方便,基本上出去串亲戚,都是这样赶着自家的牛车,再带上一大堆的东西。”

  “那时候年气儿足的很,想要去谁家里过年,甚至要提前个十天半个月就开始准备。”

  赵觉和直播间中的网友们说着赵觉记忆中的事情。

  虽然已经过去了许多年,甚至很多童年记忆已经模糊,不过赵觉对这些却记得格外清晰。

  或许是因为对于小孩子来说,‘串门’,是一件太让人高兴的事情。

  有的新的伙伴,穿新的衣服,喝到平时舍不得喝的大白梨,吃到平日里见都见不到的砂糖橘……

  赵觉不由得感叹:那时候的砂糖橘,真甜啊!即便是后来可以随便吃,可是似乎也吃不到那个味儿。

  几个人赶着车,大概走出一个小时的时间,路上来往去县里的人才多了起来。

  去的地方虽然是县城,不过位置其实也是在山区,所以来往的人几乎都是在附近村子住的村民。

  当然,像赵觉这样从远些地方赶来的,也不在少数。

  尤其是寒冬过去,耕种的时候到了,买东西的人自然也多不少。

  而其中来来往往,不乏有许多像赵觉这样坐着牛车的人。

  距离县城集市不过一里地的时候,路上的人忽然多了起来。

  不到八点的功夫,竟然已经有许多人买好东西踏上回家的路程。

  难得来集市一趟,基本上大家手中拎的都是大包小裹。有的甚至一只手拎着三四个袋子,显然,这进县城一趟,最少大半个月不用来赶集。

  顺着道路的尽头望去,已然能够看见乌央乌央的人海,连嘈杂的吆喝声,都逐渐开始清晰。

  “再有个一里左右的路就到集市了,不知道大家他听见没,走到这就已经能听见集市上的叫卖声了。”

  “这县城里,是附近唯一一个赶集的地方,不过也不是每天都开集,只有赶上二、五、八的日子,才会开集。”

  “这二五八,其实就是阴历上带二、五、八的日子,初二、十二、二十二这么推,一个月也就十来个集市。”

  “所以每到集市,都异常的热闹。赶上过年人多的时候那街上的集市,甚至足足能摆上两里地,从大东头到大西头,买什么东西的人都有。”

  “赶集的人挤人,商贩们也是一个摊接一个。想要占个好地方,甚至清晨一两点钟就要收拾

  请收藏:https://m.bqgd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