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49章 三年后_咸鱼夫妻在逃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49章三年后

  天顺十二年,伏月,火辣辣的京城西郊,人声鼎沸。

  “嘡嘡.嘡”

  “时辰到了,时辰到了!”

  “请考生们出示准考证,一刻钟后排队入考场,不得交头接耳,肃静!”

  大棚底下,五千多近六千学子,刚还吵吵闹闹,瞬间就安静了下来。

  齐齐望着那扇希望的大门,灼灼生辉。

  足足修了三年,全京城百姓瞩目的眼前这所,建筑配套最齐全(玻璃窗户、地板瓷砖标配),能容纳数万人的皇家医学院。

  它终于招生了。

  修建在了京城的西郊,占地一千亩,主教学楼,有三栋,呈品字行,均为三层的群楼建筑。

  大食堂、大澡堂、学生宿舍,夫子们住的四合院,均不足为奇。

  唯有两栋五层楼,里外用白色瓷砖装饰起来的实验楼和图书馆,相当抢眼。

  大夏朝所有的医书、医典,还有水军们带回来,耗时三年才被翻译了一小半出来的大食帝国医书,都被收藏在该图书馆,还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皇家医学院有三个独立学院:

  中医学院,设:大方脉科、小方脉科、产科、针灸科;

  西医学院,设:外科、产科、眼科;

  药剂学院,设:中药科、西药科。

  中医学院的夫子,由太医院的太医们,民间医术和口碑甚高的名医担任;

  西医院聘请了上官太医,大食帝国御医谢里夫等大食医者为夫子;

  药剂学学院是个大杂烩,中西结合。

  药剂学分为:三年制、五年制;

  中医学统一为:五年制;

  西医最为耗时:五年起,最高八年。

  大夏朝秀才以上学历的,对学医有兴趣的,均有资格参加每年一次的医学生考试。

  今年头一年,仅录取一千学生。

  京城以及附近五府,共计报名者有五千多,卷得相当厉害。

  凡是被录取者,不但学杂费全免,毕业后考试取得资格证的,还能由朝廷分配去医署工作。

  寒门出个秀才相对容易,科举不算很有天赋的,学医就是最好的出路。

  “哎,不是说这医学院能住个两万多学生的吗?怎生头一回才招一千个学生哩?”

  “我说这位兄台,你也不想想,这么多学生,夫子哪来?西医可全靠番邦来的夫子,拢共才几十人呢!”

  “还是学中医的好,不学那动不动就给剖腹啥的番医,谁敢给他们瞧病去?”

  “年初那个剖腹生下三胞胎的产妇,如今可活得好好的呢!中医可不敢动这刀子!”

  “有几个产妇的男人,愿意自家女人被男人剖腹啊?”

  “我说你这人可真是虚伪,要换成你家闺女生娃,你能眼睁睁看着她难产而死?生死面前,被规矩给束缚了的就是蠢人!”

  “这这.”说话的,带入了自家闺女或者孙女就不吭声了,呐呐的,被旁的人鄙视。

  观念的转变不是一时半会

  请收藏:https://m.bqgd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