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46章易过借火_抗日之铁血战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百吨油的高产井,能打出一口一天喷出几吨十几吨的自喷井都能让石油工人笑出猪叫声了。这么糟糕的油田,开采难度简直是噩梦级,成本也高得吓人。

  七十年后,经过好几代人的艰苦努力,延长油田的年产量终于突破了一千万吨,长庆油田更牛,一路冲到了年产五千万吨,向着六千万吨稳步迈进。在如此糟糕的地质条件下能取得这么高的产量,这是一个奇迹。但这个奇迹的背后意味着极其高昂的开采成本:沙特狗大户开采一桶原油,成本不到九美元,伊朗是九点零八美元,伊拉克十点五七美元……尼日利亚二十九美元,巴西三十四美元,英国四十四美元。那么,延长油田是多少?

  答案是:六十美元。

  吓人不?

  依薛剑强的看法,既然成本如此高昂,开采难度又这么大,还不如干脆就不开采了,先利用陕西境内丰富的煤炭资源搞煤化油,虽说煤化油的成本同样也不低,但跟延长油田60美元一桶的开采成本相比实在是太划算了。至于延长油田……先放着,等将来技术成熟了再慢慢开采也不晚。

  许和尚沉默了一阵子,问:“你真的能搞到煤化油的生产设备?”

  薛剑强说:“这对我来说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许和尚像看怪物一样上上下下的打量着他,满脸的不可思议:“我真的有点看不透你的路数了……煤化油技术各国都高度保密,德国跟日本够好了吧?但日本想从德国引进煤化油的生产技术,德国愣是不给!你倒好,说得想要搞到一套煤化油的生产设备和全套的生产工艺跟借个火一样容易!”

  薛剑强笑了笑:“对我来说,这比借个火还要容易。”

  煤化油技术是德国在1913年发明的,当时德国被整个欧洲所敌视,高速发展的德国工业却一刻也离不开石油,倒霉的是德国本土并没有发现油田,没办法了,德国佬只能在他们丰富的煤炭资源上动脑筋。经过一番摸索,他们终于研制出了煤油工艺。不过这项技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并没有派上用场,毕竟那个时候战争机器主要还是吃煤,对于石油的需求还不是太过紧迫。但是到了30年代,欧洲战云密布,容克贵族磨刀霍霍矢志雪耻,但石油资源匮乏这一大难题再一次摆到了德国面前。虽然有罗马尼亚竭尽全力向德国输送石油,但罗马尼亚油田那产能,就全部达过来也没有办法满足德国的胃口,德国没得选择了,一口气建起来十二座煤炭直接液化的工厂,大搞煤化油,巅峰时期年产量达到了400多万吨!

  这些煤化油工作和罗马尼亚油田一起,为德国的工业和战争机器源源不断地输送血流,使得德军所向披靡,横扫欧洲,一路冲到了莫斯科城下。试想,如果没有足够

  请收藏:https://m.bqgd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