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六十章 侵扰朝鲜_汉武挥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汉武挥鞭第二百六十章侵扰朝鲜

  辽东的气候远较中原寒冷,每岁到得三月雪融,农人方才下田初耕。

  去年入冬后,朝廷往辽东运送了不少粮草,赈济那些遭遇雪灾的辽东百姓。待得开春,官府又是提供了不少粟种和农具,使得辽东不至如往年般出现些逃难的灾民。

  辽东郡靠山濒海,过往的许多灾民活不下去,不是当山贼便是做水匪,使得下辖各县的治安向来不好。

  如今天子体恤百姓,诏令官府张贴榜文,过往被逼无奈的盗匪除却罪大恶极者,皆可既往不咎,重新册籍为民,领取粟种和农具,与寻常百姓般以六十税一的低廉田税佃租官田。

  若多有无粮果腹者,官府则开放官仓,在各处村落乡里,对编册在籍的当地百姓施饭赠粥,直至秋收。

  官府榜文刚张贴时,百姓们还是将信将疑,待得不少乡里纷纷开了粥棚,百姓们方才欢呼雀跃,山呼陛下仁德。

  诏令是太子刘彻借着汉帝刘启的名义下的,他当然知道会有不少百姓故意占官府便宜,甚至有不思劳作的懒汉就赖着等粥棚施粥。

  大半年的时间,朝廷还是养得起辽东百姓的。近年关中和中原皆是大丰收,长安太仓乃至各地常平仓的仓廪不足,粟谷堆积如山,本就要转出部分陈粮。

  若能用这些陈粮安抚辽东民心,为朝廷出兵朝鲜巩固好后方,是值得的。

  其实这诏令的效果远比刘彻预期的还要好的多,不少之前为求生而不得不入山下海的盗匪,纷纷返回家乡,前往官府重新册籍为民。

  起先多数盗匪还心怀疑忌,唯恐官府使诈,待见的打头下山的那些兄弟皆是拿到了粟种农具,喜气洋洋的随吏员到官田划定阡陌,亦是不再迟疑,纷纷归乡还籍。毕竟官田虽多,但也分善田恶田,地最肥的田亩产可达三石,若是耕作恶田,累死都产不出两石粟谷。

  真要有田有粮,有吃有喝,又有多少人愿上山下海做盗匪?

  辽东本就地广人稀,百姓又大多家贫如洗,当盗匪也没甚么好抢掠的,照样得上山打猎,下海捕鱼,无非比寻常百姓少交赋税罢了。

  入得三月,辽东郡录籍在册的丁口足足多了两成,远在长安的太子刘彻接到羽林卫的鹞鹰传讯,不禁长叹,还有很多大汉百姓在受苦啊。

  后世的东北那片肥沃的黑土地,竟还养活不了数十万百姓,不知之前的辽东官吏是如何治理的?

  或许是因外族屡屡犯边,官府的大多精力和钱粮都投入到军务之中,百姓们也无法安生耕作,才会是现今这般情形,刘彻倒不至因此而刻意究责辽东官吏,日后多派些擅长治政的能吏去执掌辽东便是。

  大汉的官僚体制还是不错的,辽东太守李广已亲率三万细柳东出边塞,直插朝鲜腹地,辽东郡的政务由郡

  请收藏:https://m.bqgd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