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十二章 王婶回家_汉武挥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汉武挥鞭第三十二章王婶回家

  随着年节的到来,大汉帝国告别了波澜诡谲的景帝前元七年,迎来了中元元年。

  年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但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此时的年节专指节气中的立春,也被视为一年的开始。并不是后来的农历正月初一。

  年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也是祭祝祈年的日子,古人谓谷子一熟为一“年”,五谷丰收为“大有年”。西周初年,即已出现了一年一度的庆祝丰收的活动。后来,祭天祈年成了年俗的主要内容之一。而且,诸如灶神、门神、财神、喜神、井神等诸路神明,在年节期间,都备享人间香火。人们借此酬谢诸神过去的关照,并祈愿在新的一年中能得到更多的福佑。

  年节还是合家团圆、敦亲祀祖的日子。此时,王婶就正在享受暌违了数年的团圆和父母的关爱。自从跟着王老实卖掉家中的薄田和老宅,搬到长安城内讨生活,王婶就从未回过娘家。其实隶属与长安县的崖于亭离长安城不过两日的脚程,但王婶却硬生生忍受了数年的思乡之情,从未向王老实提出回娘家的想法。

  衣锦还乡是中华民族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传统,虽然汉初规定平民不能穿带颜色的服饰,只能穿着本色麻衣,但是并不妨碍王婶对风风光光回娘家的渴望。其实,在朴实的中华儿女眼中,衣锦还乡虽然免不了一些炫耀的小心思,但更多的却是不希望父母为自己担心,怕自己漂泊在外过得不好。中华传统母亲让人最温暖却也最让人难过的一句话就是:儿啊,要是在外面过得不好,就回来,家里不多你这一双筷子。

  如今,王婶数年来在梦中出现了无数次的场景,终于变成了现实。王老实带着她和狗蛋,风风光光的回到了崖于亭,回到了这个生养了他们十数年的地方。

  看到狗蛋在厅堂上给侄子侄女们讲着长安城的新奇玩意,王老实也在和爹娘高兴的聊天打屁,王婶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娟儿,快坐啊,站着干啥!”一旁的嫂子叫着王婶的小名,亲热的招呼道。

  王婶微微一笑,坐到了地上的草席上。打量着眼前的嫂子,王婶心中叹了口气。

  当初王老实一家还在崖于亭的时候,可以说是家徒四壁。王婶家的老爷子老太太心疼小女儿,自是没少周济王婶一家,嫂子是个精细人,没少摆眼色。可以说,王老实一家搬到长安城,数年没有回来,很大原因也是自尊心很强的王婶不想再看到嫂子的白眼。

  此次回家,王婶本打算好好的叫势利眼的嫂子看看自家的风光,顺带讥讽她一番。谁知如今见到嫂子从前那嫩得滴水的俏脸,竟已写满了风霜,不由心下一软,反而有些难过起来。

  嫂子也不

  请收藏:https://m.bqgd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