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四十四章 军事预算_汉武挥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汉武挥鞭第四百四十四章军事预算

  汉七十年,八月。

  皇帝刘彻眼见加农炮已问世在即,不日便可首期试炮,索性就更改太尉府职守之事,让众臣当殿朝议。

  太尉府掌全国军政,刘彻又不想下放兵权给太尉,自是要想法子将太尉府转变成类似后世国防部的性质,最好能如美帝般设文职部长,兵权则由皇帝掌控,诸多常置将军及各营校尉直属皇帝统御。

  国恒以弱灭,唯汉独以强亡!

  刘彻深切体认到,史上汉朝数次内乱,最先起头的不是太尉,大司马,就是大将军,东汉虽多有宦官乱政,然若非手握重兵的权臣屡屡扶持幼帝登基,想将之作为傀儡,宦官们实也闹腾不出这般大动静的。

  太后和幼帝这孤儿寡母的,不仰赖重用宦官,可不就活生生被朝堂上的权臣摆弄么?

  故而也没必要全让宦官背锅,制度缺陷造成的必然结果,明朝禁军数量也极为庞大,可不就设了锦衣卫,又设了东厂和西厂么?

  史上的汉武帝也瞧出不对,这才在晚年将战功彪炳的卫青给弄死了,可惜制度没改,杀多少权臣都没用的。

  太尉虽位列三公,但压根就不应让其碰兵权掌虎符,宁可将兵权分散,让各将军及校尉彼此制衡,也不可让权臣独揽,否则皇帝算个屁!

  枪杆子出政权,古往今来皆如是,就算后世华夏亦是如此,稍微关心国事的读者应是懂的,作者君就不多犯忌讳了。

  太尉既是要转为文职属性,掌军政而不涉兵权,那便可主抓军械装备和粮饷后勤等事务,否则太尉府的大批属官不是白吃秩俸么?

  对太尉府进行改制的第一步,便是增设军械府司,初步分为火器司,冷兵械司,甲胄司及辅具司,四司负责相关兵械的制造,仓储,养护乃至军备汰换列装。

  这还仅是先针对九万禁军和五大骑营的试行举措,日后若涉及边军乃至三大水师,还得继续细化相关府司职守。

  随着各类兵械更新换代,且如高爆弩箭和掌心雷等火器的问世,大汉过往的兵械管理体系已显得太过松散。

  待得加农炮可大批量制造,那火炮及弹药的仓储和列装更非少府能独自应付。

  军械的标准化,既有利于大批量制造,更便于管理和控制,避免出现精良军械外泄的现象。

  刘彻不打算如后世朝代般收缴民间刀剑,大汉尚武铁血的风气还是要不断传承的,热血男儿若不能横刀立马,难不成要学那娘里娘气的文人蚤客,拿把折扇一步三晃的装风流潇洒么?

  后世影剧之所以男主多娘炮,正因华夏子孙大多失了先秦遗风,审美观点跑偏了,所谓“花美男”,放在秦汉时顶多就是卖菊求荣的男宠罢了。

  若真是民怨四起,即便百姓手里没有刀剑,社稷也是不会安稳的。

  日后控制

  请收藏:https://m.bqgd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