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五十九章 六大蒙师_汉武挥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汉武挥鞭第四百五十九章六大蒙师

  入夏前,皇子刘沐的蒙师人选终是择定,皇帝刘彻颇为重视其教育,自不吝于为其开蒙倾注雄厚的教育资源,费心劳神的为他挑选授业蒙师。

  依往例,即便是大汉太子,其真正的授业恩师也多不过两位,太子太傅和太子少傅。昔年吕后请得商山四皓出山,辅佐太子刘盈,四位大贤的名义也仅为辅佐太子的门客幕僚,而非为其传道授业解惑的太子师。

  然刘彻却特意为自家傻儿子在未央中宫划设蒙馆,并延请六位良师,分别教授他君子六艺,蒙师的数量比他的伴读还多。

  君子六艺早在周朝,就已定为官学必修,乃是贵胄子弟需尽量掌握的六大重要素养,即礼、乐、射、御、书、数。

  后世华夏的中小学教材中,每每有古文诗词鉴赏,最常见的砖家叫兽们的评注之语,是为“只可惜作者受限于所处时代,没摆脱封建礼教的桎梏看待问题”。

  哇塞,看着就觉得华夏的砖家叫兽们站得高望的远,角度开阔得紧,端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其实此类人多为无甚真才实学的渣滓,懂个屁的封建礼教,更不懂自身此等以偏概全的无知才是阻止社会进步的桎梏!

  封建礼教就必然是糟粕么?

  君子六艺只是统称,还可细分为五礼、六乐、五射,五御、六书、九数,六艺经传以千万数,常人累世不可通其学,真真正正是活到老学到老。

  不学书数,无以修身齐家;不识礼乐,无以治国善政;不精射御,无以保境安民平天下!

  在先秦及汉初,华夏的士大夫阶层涌现出多少“无双国士”,是我等华夏后人没能传承先祖遗风,有甚么资格扭脸对惨遭后世朝代不断曲解乃至阉割的所谓“封建礼教”语带轻蔑?

  若先人穿越而来,到得现今这老人倒地都没人敢上前搀扶且笑贫不笑娼(倡伎优伶)的年月,只怕会捶胸顿足的哀叹此等“礼崩乐坏”!

  刘彻就觉着君子六艺不错,压根不似后世砖家叫兽所鄙薄的那般模样,譬如那礼法也真不是侧重在强调和划分“等级制度”,而是教导和规范为人处世所需注重的礼数。

  五礼者,即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

  “吉礼”是在指祭祀礼仪;“凶礼”是指丧礼;“军礼”是指军中的礼仪;“宾礼”是指接待宾客的礼仪,然多用于君王;“嘉礼”则是指各式喜宴的礼仪。

  这不该好好学么?

  六书也颇纯粹,无非练习书写识字及行文手法,譬如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也没真非逼着去苦读甚么经史子集,先秦和汉初也没太过讲究儒家所谓的甚么“三纲九常”。

  六乐提高素养,陶冶情操;五射和五御教授纵马御车,控弦弯弓;九数更乃生活必需的术数理

  请收藏:https://m.bqgd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