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七十一章 以夷制夷_汉武挥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汉武挥鞭第四百七十一章以夷制夷

  刘彻身为大汉天子,对倭奴之事确非信口胡诌,汉军在釜山设立军镇和军港后,早已引来倭人的注意,包括对马国在内的诸多倭岛小国皆欲遣使臣汉。

  想想也正常,对马岛本就紧挨着朝鲜半岛,比到后世倭奴九州岛的距离更近,岛上的土著部落究竟是属三韩部族还是倭奴部族,谁也说不清楚。

  依史籍记载,大汉与倭奴正式的“官方接触”也是始于武帝朝。

  后汉书有云:“倭在韩东南大海中,依山岛为居,凡百余国。自武帝灭朝鲜,使驿通于汉者三十许国,国皆称王,世世传统。”

  书中所谓的“韩”,即为朝鲜半岛南部的三韩,汉武帝虽出兵覆灭朝鲜,设立了汉四郡,但未曾完全占领整个半岛。

  刘彻提早近三十年对朝鲜半岛用兵,虽尚未将卫氏朝鲜彻底灭掉,却也逼其迁都南下,且不得不出兵替大汉征讨三韩。

  朝鲜对三韩动兵已有年余,大汉始建釜山军镇距今更已近五载光阴,若从大汉各世家纠集捕奴队,雇佣水师战舰运送,对三韩土著的血腥掳掠算起,可就足有将近八年了。

  八年是甚么概念?

  后世的华夏抗日战争打了八年,军民伤亡超过三千五百万,流离失所的老百姓更是无可计数。

  惨不惨?

  朝鲜半岛南部就屁大点地方,压根谈不上甚么战略纵深,又为三韩和诸多部族分割占据,难不成还能组织起甚么全民皆兵的“抗汉战争”么?

  早在釜山军镇建成前,东南沿海的弁韩就已被打废了,只留下半口气在苟延残喘。

  待到朝鲜出兵南下,诸多大汉世家捕奴队聚集而成的“民兵”更是毫无顾忌,已然不满足劫掠散居部落,从釜山军镇获取大量兵械乃至攻城器械,押着战奴去攻打弁韩城寨,甚至与朝鲜军队夹击韩弁韩北面的辰韩。

  汉军水师也没闲着,先是搭载大量捕奴队在马韩的西部沿海地带登岸,随后更奉旨演训水师步骑,由步骑校尉唐涛亲率步骑将士登岸作战。

  随着大汉水师的军制愈发细化,各路水师皆以一将军领三校尉治军。

  步骑校尉,掌登岸作战,统率步骑将士;楼船校尉,掌航行停泊,统率罗盘士及操船水手;火器校尉,掌弩炮火器,统率火器士。

  近年来,大汉水师鲜少需登岸作战,故楼船上的步骑将士在茫茫沧海长时间航行,又不似操船士和火器士般明日有事可做,可不憋得发慌么?

  高爆弩机和燃烧罐抛投机皆可从战舰卸下,运送上岸,使得步骑将士可轻易攻陷马韩沿海诸多城寨,只要不深入内陆,背靠大海,压根就无需忧心军需的后勤补给。

  数年折腾下来,弁韩和辰韩已然覆灭,唯余马韩尚在苦苦支撑,却也已屡次遣使到辽东郡,欲觐见大汉皇帝,

  请收藏:https://m.bqgd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