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百零二章 增设预学_汉武挥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汉武挥鞭第五百零二章增设预学

  宫邸蒙学原是专为皇子刘沐设的宫禁私学,随着各地王侯纷纷迁居入京,诸多刘氏王侯亦希望子嗣能得到更好的蒙学教育,而非仅是在府内私学为其延请名师。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汉人对蒙学教育是十分看重的,尤是以世家大族为主体的精英阶层,从不吝于对族内蒙学投入巨赀。

  刘氏王侯们固然舍得花钱,然名师数量有限,现今王侯权贵又都聚居在皇亲苑或北阙甲第,抢破头都延请不到名师,换了后世的话说,长安的高端师资严重不足。

  有鉴于此,又顾虑到张笃年岁稍长,又不似莽头莽脑的李陵般到得束发之年才习完蒙课,皇帝刘彻也不欲为自家傻儿子耽误侄儿,故决定将宫邸蒙学迁出未央宫,改在太寿宫设馆授课,并更名为宫邸学舍,又分蒙学和预学两馆。

  太皇太后薨逝后,太上皇迁居长乐宫,太寿宫也就彻底闲置,且为了节省扫洒耗费,索性就封禁了大部分宫室,精简宫人,现下正好用来安置宫邸学舍。

  宫邸学舍要供刘氏宗亲子弟入学,皇子刘沐乃至未来更多的皇子公主也要入学就读,相当于刘氏族学,自是不宜设在庄严肃穆的未央宫,免得小屁孩们太过闹腾,搞得鸡飞狗跳,甚或四处乱窜,不但会犯了宫禁,更会扰到大汉君臣治政。

  相对的,宫邸学舍也不宜设在宫城外,否则得为这些出身皇族的小屁孩安排多少侍卫乃至侍从侍女,但凡出了甚么差池,刘氏宗族岂能承受得起?

  旁的不说,若皇子刘沐出了意外,皇帝刘彻只怕要杀个万八千人为他殉葬。

  (ps:圣母表别抬杠,更别扯甚么残暴不仁,也别提甚么没人性和反人类,若诸位的独生子被人弄死了,疯起来只怕核平地球的心思都会有,这才是人性!)

  太寿宫有猎苑马场,有林苑清池,再划出部分宫室,足够这些小屁孩闹腾的,加上有禁卫宿守,有宫人看顾,宗正府属官还能直接从中央官署沿廊道前去巡管,纠正其言行举止,再没更合适的地方了。

  适才提到,宫邸学舍又分为蒙学和预学两馆。

  蒙学为虚年六岁至虚年十二的孩童就学,教授六艺蒙课;预学则如其名,乃为“预作习课”,供习罢蒙课却未及束发的少年就学,除却继续教授君子六艺,更划分文武两堂,文堂主修文,武堂主习武,为学子将来进入政经官学或黄埔军学预做准备,类似后世的文理分科,不过是年岁提早了不少。

  刘彻不担心揠苗助长,莫说宫邸学舍,便连长安女学都增设了蒙馆,大汉没甚么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歪理邪说,宗妇养成也得从娃娃抓起,否则长大成人后怎的撑起半边天?

  各郡县的官办蒙学也已办了数年,成效着实不错,是广受大

  请收藏:https://m.bqgd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