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百一十四章 出隘布阵_汉武挥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汉武挥鞭第八百一十四章出隘布阵

  (特意申明:作者君想了想,唯恐描绘得不清楚,大家无法了解狼居胥山地势,那就请有兴趣的读者去度娘下乌兰巴托附近地形地貌,当然只是勉强做为参考,狼居胥山应在肯特山脉东南麓,离乌兰巴托是有段距离的。)

  望远镜,实在是战争利器,也无怪汉廷虽已不限制民间制作,却在边禁严格管制,不使留出境外,制作精良的高倍数军用望远镜更仍列入特殊管制。

  大汉境内无疑也有匈奴细作,弄几架民用望远镜倒是不难,但若想借以将数里开外的汉军动作看仔细,还是难以做到。

  莫皋单于未曾亲临阵前,而是坐镇后方的王庭,今日领军的左贤王栾提拘莫,乃是他同父同母的胞弟。

  栾提拘莫未及而立之年,年岁不大,却是剽悍勇猛,且行事稳妥谨慎,在匈奴真真算得上有勇有谋的“智将”。

  然而,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聪明人,往往容易想太多,就如汉末三国,司马懿硬是被诸葛亮用空城计忽悠了,虽说三国演义多有文学虚构,但对人物的言行描写还是很符合其性格设定的。

  栾提拘莫生长在匈奴日渐衰微的岁月,待他能征战沙场时,大汉骑军已然壮盛无匹。

  过往的小半辈子,他鲜少在战场上看到汉军大量使用战车,故此时猝然从望远镜中瞧见汉军动作,反是愈发的谨慎。

  倒不是惧怕汉军威势,只是兄长定下了诱敌之计,自是想趁汉军主力刚出山隘之时,立足未稳之际,予以迎头痛击。

  若能如此,非但能最大程度的杀伤汉军先锋,更能让“壅塞”在狭长山隘谷地的大批汉军进退不能,指不定能一举重创乃至击溃汉军。

  当然,这仅仅是匈奴人的如意算盘,实际上,如今显而易见的计策,教汉军将帅看来,谋划得实在太过粗糙了。

  诱敌就如钓鱼,好歹要先撒鱼饵,譬如派出些将士摆出且战且退,乃至溃败奔逃的架势,才好引得敌军贪功冒进,不管不顾的追击“溃兵”。

  似匈奴这般,既不遣兵出隘接战,又不在两侧山脊设下伏兵,莫说汉军将帅,就是寻常军士,都特么能瞧出他们的盘算。

  况且,汉军将帅早已接获暗卫谍报,连匈奴的兵力乃至布防情形都知之甚详,索性将计就计。

  钓鱼不放饵料?

  不打紧的,鱼儿主动咬钩,就怕钓者非但无法收杆,反是被生生拽入水中,落得溺毙的下场!

  不提汉军将帅的想法,单论栾提拘莫此时此刻的应对,约莫也没甚么大错。

  依眼前所见,汉军的战车远远不及千乘,顶多四五百乘吧,再询问过了解汉军战车的麾下老将,就能勉强估算出汉军兵员数量,铁定兵不过万,且除了驭车的马匹,也没见甚么战马。

  数千步卒?

  没有骑兵

  请收藏:https://m.bqgd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