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93章 人心换人心_中医:回到知青下乡那些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93章人心换人心

  人心换人心,四两换半斤。

  这是李玉珠经常挂在嘴边的话。意思是当你以善意对待别人的时候,往往能换来对方更大的善意。

  它是大多数乡下人最朴素的价值观。

  只是没想到,当初那一点小小的善举竟让这么多人不畏酷暑,主动找到家里帮自己盖房子。

  所带来的震撼,简直比李玉珠在自己耳朵边念叨一百遍都要猛烈。

  “王卫生员,还愣着干啥呀?人都到齐了,直接下手干吧!”

  “大毛,你们几个手艺好的,放线铺地基;其他当不了老师儿的,过来搬砖和泥。咱们这几十号人,轻轻松松,三两天就能盖起四间大瓦房。”

  “没错!大夏天的,王卫生员一家住在这样的窝棚里,你们看着不揪心吗?要是一场大雨下来,非淋出病不可。队里的卫生员都病倒了,咱们要是得了病,可找谁看去呀?”

  “所以说,都给我麻利点!”

  根本不用外人催促,大家伙儿自个就开始分工了,叮呤咣啷的,茅草屋旧址上,一会儿就响起瓦刀的声音。

  别说王红河和李玉珠不知所措了,即便是那些村里帮忙的爷们儿,好容易爬起来赶到工地,看着热火朝天的场面,更是直挠头,以为自己走错地儿了……

  当知道这些人是水西村和杨高村的,全部是自发跑过来帮王承舟一家盖房子的,众人眨巴着眼睛,以为自己睡迷糊了。

  这个世界如此美好吗?

  虽然讲起来大家都是王家生产大队的一份子,可那也是讲起来而已,啥时候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了?

  顶着毒辣的大太阳,主动来帮人盖房子?

  瞅见众人脸上的疑惑,王五河提着瓦刀,兴奋的解释起来。

  毕竟,他可是亲眼目睹刚才那一幕的,简直激动人心。直到这会儿,他还沉浸在乡里乡亲朴素的情意之中。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评书里说的不假呀!

  想不到咱们小老百姓,身上竟然也藏着书中大侠才有的风采。

  一听这个,村里的爷们儿脸上立刻就挂不住了,抹了把汗,二话不说就拿着瓦刀冲了上去,生怕再拖延一秒就会被人看低似的。

  人家外村人都知道报恩,感谢王承舟治病救人的义举,一大早的就过来帮忙;自己一个村儿的爷们,却怕热怕晒,拖到现在才过来,实在是太让人脸红了。

  于是,连忙下手,干的飞快,以弥补心中的愧疚。

  可是,水西村和杨高村的那帮小子却不知道他们复杂的心思,以为他们见自己是外人,他们又是主家请来的人,要比一比,给自己一个下马威,所以才跟疯了似的拼命干。

  要知道,两村人本来就不太对付,只是碍于王承舟的颜面才走到一起,见对方这样,一下子又开始较劲了,都想把对方比下去,好显得自己比人强。

  以至

  请收藏:https://m.bqgd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