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9章 一物降一物_中医:回到知青下乡那些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病在藏者,取之井;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病变于音者,取之经;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于合。”

  《难经·六十八难》所作的补充解释:“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

  面对一个病人之时,从其疼痛部位、面部颜色、说话声音、发病时间、饮食规律就可以判断出其病之所在,并选取对应的经络和穴位。

  这也是望、闻、问、切四诊中,“望而知之谓之神”那句话的由来。

  中医诊断追求的从来都是化繁为简。

  治疗个感冒就让人化验十几项,诊费比药费都贵,实在不是先贤留下来的传统。

  众人虽然听不太懂,但是大受震撼!

  没想到一个小小的村卫生员,甚至连县城都没去过的土小伙儿,竟然懂得如此复杂的学问。

  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感叹山河大地上处处都是能人呀!

  早上的时候,王承舟本来就耽误了不少时间,跟大家坐在一起闲聊着,眨眼就到了中午。

  大家伙儿却都没走。

  不是他们脸皮厚,准备留在王承舟家里蹭吃蹭喝,而是他们准备趁着中午社员们放工的时间,去地里头巡视一圈。

  虽然王承舟说给大家伙儿放假,可他们毕竟也是在村子里生活了大半年的人,对地里的庄稼咋可能一点儿不上心?

  正在这时,一家人扛着锄头从地里回来了。

  瞅见如此多的年轻人聚在家里,看容貌和气质又跟乡下人不同,王红河和李玉珠立刻就想到了队里的知青,心里不由得就有些紧张,略显拘谨的打着招呼。

  反过来,护秋队的大家却显得很热情,一个个上来跟王承舟的父母搭话。不得不说,一帮子知识分子在礼貌上是无可挑剔的,不一会儿院子里就变得笑声朗朗。

  众人寒暄了一阵儿,王承舟便准备和大家一起扛上旗帜,背上锣鼓,去地里头转悠。

  只是,刚要出门,心里总觉得少了点什么。王承舟皱着眉头,心里咯噔了一下,忙道:“爸,妈,四丫呢?”

  俩人四下里瞅了瞅,疑惑道:

  “四丫跟着我们一起回来了呀。”

  “这丫头,跑哪儿去了?”

  “嗨,估计是见到这么多知青同志来家里,那妮子害羞,躲哪儿旮旯自己玩去了。不用管她!”

  大家伙儿一阵轻笑。

  很多人都听说过王承舟有个古灵精怪的妹妹,没想到胆量如此之小。

  哪知道,正在这时,一个小脑袋从厨房里探了出来,手里正捧着一只大馒头,小嘴儿鼓鼓着,含含糊糊道:“干啥呀?我在这儿呢!”

  王承舟一看,松了口气。不由得瞪了她一眼,心道:

  真是狗肉上不了桌!

  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眼看着年底就要恢复高考和中考了

  请收藏:https://m.bqgd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