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0章 怎么哪儿都有你_中医:回到知青下乡那些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0章怎么哪儿都有你

  听到周书记的话,立刻就有人开始紧张了。

  特别是王建国。

  他在心底里把王承舟当成了死对头,对于他把自己挤下去的事情,耿耿于怀。

  所以,上任之后,才火急火燎的想做出些成绩来。

  好压他一头。

  哪知道,眼看着自己精心设计的防疫举措就要得到上级的认可,不成想出了这档子事儿。

  而且,怎么哪儿都有你!

  王建国低下了头,却瞪起了眼睛。

  支书白侯平和村长王铁林张了张嘴,不敢多说什么。

  昨天,两人就听到了一些风声,好像有社员说王承舟能针灸治疗红眼病啥的。

  但是,他们始终没把一个依靠看闲书学本事的小年轻当回事。

  虽然有句话说得好,叫浪子回头金不换,可是,这回头回的也太猛了吧?

  前些日子还是个挣工分都按照妇女那一档的惫懒货,一下子就变成百病能治的小神医了?

  转变之迅捷,也不怕闪到腰?

  且不论他们怎么想。

  一众社员听到要让王承舟给他们治病,一下子就来了精神。

  尤其是杨高村的几个。

  到现在,还有人红着眼睛呢。

  他们不认可王建国的做法,不是不害怕得病,只是害怕花钱。

  现成的,能治病消灾的高人在眼前,谁又不是傻子,哪有退缩的道理?

  要不是自己是杨高村的,跟王家村的老少爷们儿不太熟,早主动上门求医了。

  但是,当着公社书记的面儿,又不好明着争抢。

  只是一个个闷不做声的往前挤。

  王承舟瞅得想笑,忙道:

  “不用着急,咱们现场不能消毒,只能治疗一个。”

  “等放工之后,若是信得过我的医术,可以到我家里来。”

  “不管是杨高村的,还是王家村的,都是一个生产大队的老少爷们儿,我还能不管你们不成?”

  听到他这话,几人才松了口气。

  不过,依旧没人愿意展现一下风格。

  王承舟无奈,只好挑了一位病情比较重,眼睛红得跟家兔差不多的大叔,拉到跟前儿,开始在眼周放血。

  其实,放血疗法由来已久,因为见效快,除病根儿,到现在都还有非遗文化传承人。

  比较常用的就是“膏肓放血”和“委中放血”。

  其中,《左传》里还有一段关于膏肓穴的故事,也是成语“病入膏肓”的由来。

  对此,药王孙思邈曾说:

  特人拙,不能得此穴,所以宿疴难遣,若能用心方便,求得灸之,疾无不愈矣。

  所以,便有了膏肓治百病的说法。

  其实,真要用膏肓治百病,需要引火下实,不是一个穴位就能够做到的。

  在攒竹、丝竹空、瞳子髎和耳尖放血之后,立刻就能感受到眼睛的清凉,酸涩感立去。

  大叔眨巴着眼睛,惊奇得嘴巴都张开了。

  还显摆似的,转着圈儿,瞅了众人一眼,禁不住就笑

  请收藏:https://m.bqgd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