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83章 摊上这样的皇帝,真是倒了八辈_开局盘点明太宗,老朱都懵逼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后晋的力量估算、进军路线、作战计划也需要重新制定。

  ——

  明朝,洪武年间。

  朱标也从史书记载中看到了辽朝内部的斗争,保守和南进两条路线的分歧始终存在,“辽确实存在这一方面的问题,但是辽太宗无疑是一个偏向于南进的君主。”

  但在耶律德光后,辽朝的君主们也有南下侵略的行动,但大部分都是发现中原王朝对自身存在威胁后,进行的一种自我保护方式。

  虽然过程很相似,但本质上讲与耶律德光那种对中原地区有着占领、统治目标的行为,是有本质性的不同。

  朱棣想了想,道:“辽世宗在位时间比较短,那么辽的正式转向,从南下转为保守应当是在穆宗时期。”

  ——

  【很快,耶律德光再次找到一个机会,或者说是后晋自己给出的机会。】

  【石重贵在契丹第二次南下中成功反击后,就开始越发的骄傲自大,同时在朝中也越发开始愿意任用自己喜欢的臣子。】

  【以杜重威为例,在耶律德光二次南下过程当中,杜重威其实犯下不少问题,延误战机、闭城自保,但是他在战后并没有因此受到任何处罚。】

  【这也就算了,毕竟过去了,没有酿成大的后果,杜重威在担任节度使镇守一方时,也没有把当地百姓治理好。】

  【他重敛于民,税外加赋,括财虐民,以充私藏,他长期镇守的恒州十室九空、民不聊生,他的府内却藏有粟十余万斛。】

  【这样的人,在战后,因为恒州凋敝、生民怨恨,竟然自己上书要求调任,且不等朝廷回复,杜重威就自行离开州府赶往京城。】

  【最后,石重贵也并没有把他怎么样,而是让马全节接任了他的恒州节度使,把他调任为了天雄节度使,并邺都留守。】

  【而石重贵这样的行事风格,最大的一个动作就是任用冯玉。】

  ——

  唐朝,贞观年间。

  从石重贵的理政手段和心态的变化上,李世民已经看到了他灭亡的结局:

  “辽太宗第二次南下确实大败,但石重贵为何会认为此后就可以高枕无忧?”

  “又怎么能够就此觉得自己功绩无双,开始放纵享乐?”

  后晋是胜了契丹没错,但这不代表石重贵这个后晋君主可以就此不把契丹放在眼里。

  要知道,耶律德光这次南下进攻中有着太多的巧合和偶然,一个不慎很有可能会让后晋彻底覆灭。

  更别提后晋自身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天灾结束了吗?各地百姓安定治理了吗?

  延绵各地的战火让百姓作物无收,朝廷能够让这些地方有一口饭吃,稳定秩序吗?

  还有战死的士卒们,他们的抚恤有没有到位?

  朝堂上,中央和各地节度使的矛盾缓和乃至解决了吗?

  中央能够有效控制地方节度使吗?

  中央在地方的权力恢复的如何?

  这么多问题,都还存在你石重贵有没有好的解决办法,有没有合适的人手和下手的时机?

  且不提这些后晋内部的问题,外部的耶律德光就没有再一次南下的打算了吗?

  你怎么敢肯定?

  再说用人,就杜重威这样不断犯错的人,军中朝中必然都有着大量对其不满的人,就算你对他极其偏爱,那也应该进行一些惩戒措施。

  这是要给天下人看的!

  就算军事和私自搜刮民脂民膏的事情还没有暴露,但他没有诏令私自进京的事情总不能视而不见吧。

  贞观群臣们纷纷为那后晋时期的臣子而感到悲伤,摊上这样的皇帝,真是倒了八辈子霉!

  请收藏:https://m.bqgd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