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96章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_重生在火红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你就别帮742厂说好话了,什么价格偏高,日本给咱们报80,742厂的报价估计要两百多了,而且产量上远远低于我们的需求,再加上还需要国外制造的激光头,我们的成本要提高一大截”李清风揉着眉心,苦笑道。

  发现解码芯片,好像国内还真能生产,于是就有了这次的无锡之行。

  另外国内的光刻机在微米时代好像还挺牛的,早在82年109厂、哈尔滨量具刃具厂、阿城继电器厂,三个厂共同研制的KHA75-1型半自动接近式光刻机成功落地,在指标上已经完全对标了隔壁日本PLA500-F型光刻机。

  面对上门的俩人,在家照顾初一,养胎,顺带自习的胡家宝,虽然不认识郑亮亮,但是认识李奇这个小堂弟,毕竟距离过年见面,还没两个月。

  有北大,王为民的外贸公司,香江柠檬公司的三重介绍信,考察团受到了742厂的热烈欢迎,在742厂技术部罗主任,以及杨厂长的陪同下,参观了整个工厂。

  “目前国内只有我们公司对芯片有大量的需求,如果我们不把订单给到我们本国的企业,只想着在国外采购,那就是在养国外的产业链”

  本来李清风是准备直接在日本代工的,不过根据微电子研究所里以前在国内从事芯片研究工作的教授上报劝说,李清风这才将国内放入了考虑范围,并详细了解了一下国内这些年芯片产业的发展。

  再加上研发建厂投入太大,一帮子买办大肆鼓吹造不如买,在九十年代初期,彻底落后世界。

  其余参加这次会议的村里领导,也是纷纷开口附和,表示村里虽然穷,但是知道好歹,你们是来帮村民致富的,不能让你们吃亏。

  在李奇从学校滚蛋的当晚,李父就提着两瓶茅子和肉菜上了自己兄弟的家门,一通吹牛皮之下,以一月一百块的高工资顺利把李奇收入麾下。

  “大伙的心思我明白,但是我们厂里的规定就是这样,我要是收了钱算怎么回事?那不是违反厂里规定嘛,大伙如果想要集资购买刻录机,那要等第一次交货以后,和厂里领导谈”

  我国第一座具备规模化生产的晶圆厂是1980年开始建设的第四机械工业部无锡742厂,获当时国家投资2.8亿人民币。该厂1980年从日本东芝引进全套三英寸半导体晶圆厂(5微米技术),并于1982年起投产,是中国第一个具规模半导体晶圆厂。

  不过还好,其中杀出来了无锡742厂,并没有在国际上落后太多,无锡一跃成为了国内半导体行业的领头羊。

  “呀,这怎么行,那不是占你们便宜嘛,同志,你放心,我们村里虽然穷,但是全村人凑凑,也是能买上两三台那个刻录机的”现在的人虽然穷,日子过的哪怕

  请收藏:https://m.bqgd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