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7章 蒙出来的针灸_不成气候的发明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一时期舟船的动力装置的桨和舵也出现了新的改进型,如:棹、桡、榜、枻等。

  棹:《楚辞·湘君中记载:“桂棹兮兰枻”。

  桡:《楚辞·湘君中记载:“薜荔柏兮蕙绸。荪桡兮兰旌。”

  榜:《楚辞·涉江中记载:“乘舲船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

  枻:《楚辞·渔父中记载:“渔父莞尔一笑,鼓枻而去。”等等。

  另外,这时期还开辟了很多航道,河运得到了极大发展。

  《史记·河渠书介绍当时通航情况说:“荥阳下引河东南为鸿沟,以通宋、郑、陈、蔡、曹、卫,与济、汝、淮、泗会。”

  “于楚,西方则通渠汉水、云梦之野,东方则通鸿沟江淮之间。于吴,则通渠三江、五湖。于齐,则通菑济之间。”

  “于蜀,蜀守冰凿离碓,辟沫冰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

  《河渠书这段记载大体上勾画出了春秋战国时期船运的交通网,这个交通网是由北方的黄河,南方的长江为主干而组成。

  最有名的一次漕运是春秋前期的“汜舟之役”,据史书载是“自雍相望至绛”。

  是当时晋国接连几年都遇到灾荒,五谷不收,请求秦国救援的一次历史事件。

  秦国派了大量的船只运载了万斛粮食,由秦都雍城出发,沿渭水,自西向东五百里水路押运粮食。

  随后换成车运,横渡黄河以后再改山西汾河漕运北上,直达晋都绛城。

  前者近渭水,后者滨临汾水,渭、汾水皆注入黄河。这次漕运,显然以黄河为纽带连结渭、汾水进行的。

  叶枫这次走的就是渭水入黄河这一段,但方向上与“汜舟之役”有一些偏差,叶枫要到南面一些的王城沿黄河向东直奔茅津渡。

  叶枫租赁了一艘舲船,一方面因为船越小跑的越快,另一方面这船有棚屋,可以遮风避雨。

  因为是远行,而叶枫没有带太多干粮,所以让船家包吃。

  因为叶枫比一般人能吃,船家一共要了叶枫八两金。

  船家因为没准备那么多吃的,所以又在路过的附近船只上买了一些吃食。

  杂七杂八什么都有,有干菜和新鲜蔬菜,有豆子还有鱼干等。价格上算是偏高一些,但因为急着起航,所以并未计较这些。

  这时期物价可以参考《睡虎地秦简金布律。

  《睡虎地秦简金布律记载布袤八尺,福幅廣二尺五寸。布惡,其廣袤不如式者,不行。錢十一當一布。其出入錢以當金、布,以律。

  大概意思是,布长八尺,宽五尺二寸,布粗劣,长宽不达标的不能流通。十一钱折合一布。

  《睡虎地秦简金布律记载囚有寒者為褐衣。為幪布一,用枲三斤。為褐以稟衣;大褐衣,用枲十八斤,直值六十錢。

  中褐衣,用枲十四斤,直值卌六錢。小褐

  请收藏:https://m.bqgd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