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12章 刺韩案的真相(月票加更1120)_首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12章刺韩案的真相(月票加更11/20)

  陆远为什么要安排人刺杀自己,这件事还要从嘉靖下圣旨决定在六省推行考成法那日说起。

  从那个时候开始陆远就知道嘉靖要亲自下场对付自己了,但是嘉靖的手段到底会是什么,陆远猜不到,也没有绝对把握应对。

  人的名、树的影,陆远对嘉靖的认知就是一个标签。

  权谋大师。

  陆远知道自己应该早做谋划,可嘉靖只出了一招,自己也没必要就惊慌失措,因此只能沉住气的等待着。

  赶在这个时候,杨旦死了,南京百官参加了杨旦的葬礼。

  在葬礼的过程中,陆远干了这么一件事。

  他带着杨寅秋这个小家伙来到万镗等人面前,并在众人的见证下,认下杨寅秋作为自己的义子干儿。

  这是陆远对杨旦的承诺,是他俩之间的事,为什么陆远非要做给大家伙看呢。

  这是一种态度。

  我陆远和杨旦私交并不深厚,但是杨旦生前很看好我陆远,并且支持过我,所以我陆远知恩图报,并且兑现对杨旦的承诺,杨寅秋这个孩子虽然不是杨旦的子孙,只是杨士奇的后代,是杨士奇的后人托付给杨旦,杨旦又托付给的陆远,绕了这么几圈可我陆远一样会照顾。

  认杨寅秋做义子干儿,杨寅秋的未来一定是光明的。

  所以万镗等人感慨陆远的厚道和仗义。

  为什么要展露出这种态度,就是为了团结。

  陆远不知道嘉靖会怎么对付自己,但自己一个人对抗嘉靖肯定是不现实,所以要团结。

  先展示自己的厚道和仗义,后面才好做谋划应对。

  但这个时候这些人因为杨旦的病亡,加上岁数也都很大了,因此伤春悲秋感同身受,失去了进取的锐气,让陆远心生不妙。

  如果这些人不愿意支持自己或者说开始思考后路,想着明哲保身怎么办?

  恰在这个时候,谭振鹄来了,带来了浙直总督衙门的捷报,张经收复了双屿岛,赶跑了汪直。

  没了双屿这个最重要的海上据点,汪直的覆灭只在旦夕之间。

  外患扫平之后,留给嘉靖的就是安内,嘉靖皇帝可以全身心的处理国内政局的不安定分子了。

  陆远心头警铃大作。

  偏生这一刻,韩邦奇做了这么一件事。

  他说。

  “报捷、快报捷,速往北京报捷!”

  这是很平常的一句话,可是陆远却在当时就看向了韩邦奇,凝视。

  韩邦奇不对劲了。

  之前吴嘉大捷的时候,韩邦奇是什么态度。

  那一日韩邦奇的态度是第一时间问陆远的意见,那个时候陆远还没有被确定成为江南党魁,只是作为党魁的预选人,可韩邦奇依旧很尊重或者说他本身就是支持陆远做党魁的,所以他询问陆远的意见。

  最后也是一切按照陆远的态度和意见来向北京写捷报。

  可杨旦丧

  请收藏:https://m.bqgd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