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59章 逐渐实干的江南官僚_首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因为改稻为桑的事被列入了考成指标,因此吏部考成司的官员也有被安排去往浙江和江西出差的,等回到南京的时候便口口相传将一些在当地的见闻说了出来,陆远自然也听到了一些。

  张四维给陆远收集了一些两省当地的报纸,陆远看后发自内心的高兴。

  这些报纸的内容用了很大篇幅宣传了当地的主官都做了些什么,文兴盛这人也是赫然在列。

  下基层、访贫苦、务实效。

  穿越之前这种领导下基层的新闻容易被百姓们说是面子工程、走过场、演戏,但在大明朝,文兴盛走出的这一步那是实打实的大进步。

  所以说哪怕文兴盛在演戏,在搞政治作秀也值得陆远高兴。

  不容易啊。

  几千年的官僚社会,终于到了这个时期,地方的府县官员愿意为了一项政策的推行与否,开始下到最基层访民问苦了。

  “以前咱们的官,十来个人坐在衙门口里,喝着茶聊着闲的功夫就定下一项政策,合不合适、能不能干不重要,重要的是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是不是有利可图,而现在,像文兴盛这种迈出了这一步,他开始去了解最真实的情况,或许这份报纸上的文字也是经过润色的,也有水份,但这种水分的存在是可接受、可允许的。”

  陆远将杭州报纸上的内容转给了通政使司,言道:“发邸报,将这件事发给全江南的衙门,大家都好好看看,号召大家学习,以后再干什么事,多往基层跑一跑,看看到底是真合适还是假合适。”

  通政使郑大同含笑说道:“这次这个文兴盛干的不错,下官看可以考虑提拔,也算是为大家树个表率。”

  “提拔就算了。”陆远没同意,言道:“他就是个举人的功名,任上也没出什么太多出彩的成绩,先踏踏实实的在严州干着,等真出了什么成绩再说。”

  “行,那就按太傅的意思,先把这事发到邸报上。”

  郑大同起身欲走,又停住:“对了,太傅,之前下官和您说的那事。”

  陆远啊了一声笑道:“听我那弟弟说了,他和令爱挺投缘的,找个时间本辅亲自去郑部堂您府上提亲。”

  “好好好。”郑大同眉开眼笑的连连点头:“投缘好、投缘好啊,那下官先回府准备。”

  “以后就是一家人了,郑部堂成了我弟弟的泰山岳丈,本辅也得唤您一声郑叔父。”

  “不敢不敢。”

  郑大同连连摆手道:“咱们公是公、私是私,下官不敢居大,您忙着,下官告辞。”

  “郑部堂慢走。”

  这儿女联姻的事陆远没怎么重视,但能看出来郑大同很重视,因为就在第二天,王世贞就和陆远说起了一件事。

  郑大同以通政使的名义向吏部经历司发了道公文,说是通政使司的人手短缺,需要补充一些官员,并且给了吏部一份选调名

  请收藏:https://m.bqgd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