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章 红薯!棉花!_短视频剧透历史:开局现代战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法像咱们现代人一样去置办过冬用品的】

  【比如像棉花那是在南宋以后才开始进入到中国,而且在内地大规模种植,那还得等到清末】

  【也就是说棉花在古代那也是奢侈品,绝大多数的普通人过冬的时候呢,就只能用杂草或者是柳絮】

  【咱们看清末时期西方人拍摄的中国人照片就会发现,当时大多数国人在穿着上那几乎有块布就不错了】

  【至于说保暖得体那是想都不敢想的,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很多近代拍摄的照片里,比方说南京的明孝陵】

  【清代的京城周围全是光秃秃的一点绿植都没有,因为柴火在古代那也是个奢侈品】

  【这些大城市的周围能够砍的树全被砍走了,这也就导致北方在清末水土流失非常严重】

  【直到工业化开始生产力提上来之后才有了今天遍地绿化的局面】

  洪武年间,金陵城。

  古代没有棉花,老百姓是怎么熬过冬天的?

  这个问题和何不食肉糜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一个读来是荒唐,另一个读来却是令人五味杂陈。

  朱元璋对底层民间生活的艰辛再熟悉不过,如今忆起却恍若隔世了。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再也没在担忧过冬天会被冻死?

  他连自己都没担心过,又怎么可能会担心底层老百姓会不会被冻死呢?

  孟子曰:民为贵,君为轻。

  他觉得不对,于是把孟子移出了文庙。

  此时天幕撕开了他伤痛的伤疤,他想起了至正四年阿爹阿娘兄长相继饿死,他和二哥卷了一席草席四处求爷告娘求一块地给全家下葬的日子。

  或许,再等等,等天幕中提及的化肥配方若真的能提高粮食产量,再看情况提倡生产棉花吧。

  金陵城中,人们望着天幕皆是神色复杂。

  不说后世富足的生活,单单是一个丰衣足食已让人羡慕无比了。

  而金陵城周边,自古以来不都是光秃秃的吗?

  《吃饱穿暖才十几年而已,小时候冬天冻死了,手耳朵都冻肿了》

  《而且我还记得小时候脸颊和手总是会开裂结疤,周围的孩子差不多也是》

  《总感觉小时候比现在冷多了》

  《现在我总算知道了柴米油盐为什么柴排在第一了[哭]》

  《我怎么觉得柴不值钱啊,上山去就能有,反而油盐在古代普通人不可能有》

  《你知不知道古代山上的柴需要地主批准才能捡和砍伐,不然你就是偷盗》

  《很多树木都是官府的,不允许砍,禁山泽你不知道吗?》

  金陵城国子监,此前写小说的姓杜的监生和他的几个同窗,看着天幕不觉已泪目。

  读书人读书,不就是为了一展生平所学,造福社稷吗?

  后世人言语多荒诞可笑,可语言荒诞的背后令人心塞。

  伱能想象一下,山上的柴枝、地上引火的草、叶任你捡吗?

  杜平无法想象,但

  请收藏:https://m.bqgd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