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一章 临江仙_武唐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史文龙可轻视不得,小打小闹,史文龙只会冷眼旁观,甚至还会默许,吃个亏,算是长个记性,若将来冲突闹大了,怕是史文龙会亲自下场。”

  “陆兄多虑了!”

  陈子昂挥了挥手:“倘若我们考中举人,就是老爷了,史文龙除非造反,否则哪敢招惹我们。”

  萧业心中一动,想着地球上的李敬业造反,搁在此世,难保不会有史家参与。

  当然,这种话提都不能提,否则就是灭门之祸,除非史家造反的迹象已经很明显了。

  “嗯!”

  张玉也红着脸,点头道:“萧郎,经此一事,可有诗作?”

  萧业笑道:“诗倒是没有,不过我有一首歌,可愿鉴之?”

  “萧郎先唱了便是!”

  张玉期待道。

  “咳咳~~”

  萧业清了清嗓子,放声高歌。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这歌一出,满船顿时静了下来,虽然萧业唱不出杨洪基的沧桑韵味,可他清亮的嗓音,也别有一番穿透力,向着四周发散。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约隔着数十丈,一艘不起眼的游舫上,几名中年文士正高淡阔论,上首的一名男子突然静了下来。

  边上一人抚掌赞道:“好曲,好词,好一个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上首那男子摆了摆手,示意继续聆听。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妙!”

  上首男子不禁叫了声好,向外唤道:“去问一下此曲何名,何人所作。”

  “诺!”

  一名仆役匆匆出仓,扒着船舷问道:“船上小郎,此曲何名,何人所作?”

  萧业脸不红,心不跳的放声道:“此曲名临江仙,乃在下读史,一时感触罢了!”

  “小郎如何称呼?”

  “兰陵萧业!”

  ‘兰陵萧业,扬州榜首?’

  仓内,上首男子喃喃自语。

  下首那人笑道:“中丞可是动了爱才之心?”

  此世的大唐,有很多明朝的影子,中丞是大明对一省巡抚的呢称,此世沿用下来,而在长江上,能被称为中丞者,显然是江南道总管任知古。

  任知古不置可否道:“本官为国取士,讲究的是公平公正,倘若此子真有才学,取了又如何,若是浸淫诗词小道,浪得虚名,贬了又如何?”

  “呵呵,你呀,官越做越大,人倒是越来越谨慎了!”

  又一名中年男子指着任知古呵呵笑着,随即摇头道:“临江仙本是教坊乐曲,多是青楼女子寄托哀思所唱,不料被此子改编过后,以史咏志,文彩风流,情真意切,听之竟有荡气回肠之感,着实是年少奇才啊!”

  “哼!”

  任知古哼道:“有才不用在学业上,也是一浮夸之辈!”

  “哎~~”

  众人均是叹气,一脸鄙视的看着任知古。

  远去的史家船上,蔡先生低声唱着临江仙,目中现出了感慨之色。

  史进不由生出了妒意,哼道:“青楼小曲而己,唱得再好,也登不上大雅之堂。”

  蔡先生幽幽道:“论起才学,萧家小子确在你之上,你所恃者,不过是家业雄厚罢了,我并非要故意指责你,只是想让你明白,大唐两京一十三省,奇人异士层出不穷,只你同县萧业,就让你屡次吃亏,而建康乃六朝旧都,人文荟萃,才学甚于萧业者,也不是没有,更何况洛阳帝都?你若自持不知反省,怕是举人之路尽矣。”

  “先生教训的是,进受教了!”

  史进一凛,忙躬身施礼。

  请收藏:https://m.bqgd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