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63章 新币的接纳_扶得起的阿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税,刘备在民间百姓里收割了非常大的名望。

  百姓们对官府发行的新币,自然是非常的拥护。

  再说了,这新币是个傻子都能看出来比五铢钱要好。

  “商人们最感兴趣的还是两个点吧,一个是贷款一个是异地取款。”

  刘禅笑着说道。

  糜竺说道:“正是这两点,不过商人向来小心谨慎,他们询问的居多,多少带着一些疑虑的。”

  “疑虑问题不大,有几个大商人带头,其他的中小商人也会立即参与的。

  汉中的情况确实是比想象中的好,但是有没有唱衰的声音?

  我主要还是想听听这一块的声音。”

  刘禅道。

  糜竺想了下:“反对的声音自然是有的,新币的里铜钱就有人说与五铢钱没有什么两样,现在发行的铜币是好的,以后定然会出现粗制滥造,甚至会出现大量的伪造,并且已经开始有人扬言可以伪造出来了。”

  “那些扬言要伪造的,舅舅你要让汉中郡官府关注一下,暂时不要急着去抓人,等他们真伪造出来了再看看伪造的是什么鸟样子吧。”

  “汉初五铢钱因为各国都可以铸造,吴楚七国之乱后,五铢钱制度彻底的混乱了。

  到了武帝时期六次对币制进行了改革,才算挽回了五铢钱的声誉和价值。

  只是到了武帝后期,将铸币权从中央下放到了郡,又开始重蹈汉初的覆辙,导致五铢钱粗制滥造,价值贬低,私铸者无数,固然后面又有所补救,但是市面上流通的烂钱无数。

  之后历朝历代五铢钱制度多有变动,毫无疑问的是市面上的五铢钱价值越来越低,粗制滥造更加多了起来。”

  “让百姓们放弃担忧,光靠官府的信誉是没有用的,还得看我们未来的实际行动,才能让百姓们彻底的新币具备强有力的价值。

  同时,要在百姓里宣传政策,告诉他们新币不会像五铢钱一样下放到郡国铸造,新币的铸造权在中央,只有朝廷指定的唯一一家造币厂才有铸币资格。”

  说了许多,糜竺也都记录了不少:“我过段时间会长安,去跟丞相说这些,让丞相府下官文给各级官府。”

  刘禅说道:“我这趟出来就是看看这些基本问题的,官府能解决的就让官府立马解决,不能解决的只能让时间来解决。”

  光靠糜竺说还是不够的,刘禅在南郑各个地方转了一圈,百姓们对新币的讨论现在还是茶余饭后热门话题。

  百姓们对新币的接纳确实挺高的,唱衰的自然也有,不过大势所趋之下,这些唱衰的也会乖乖接纳新币。

  商人的意见刘禅也听了一下,再他们看来,不管是新币还是老币,只要让他们手里的货物不贬值就好了。

  他们最感兴趣的也还是银行,这种新式的金融模式,是他们讨论的最多的。

  顺路打算去看看蒋琬。

  已经在汉中

  请收藏:https://m.bqgd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