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海军十年发展 下(书友北风著)_重生南美做国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先锋”级装甲巡洋舰(参考北洋来远号和日本浪速号并适当改进)舰长91.4米,宽14.1米,吃水5.8米,标准排水量3500吨,满载排水量3850吨,装备2座汉国产1878/85改型三级膨胀往复式蒸汽机(1875从法国达尔芒处购买专利引进消化吸收后1878年汉国开始能够生产改进的1885年改进型),6座燃煤锅炉,正常载煤量350吨,最大载煤量800吨,双轴单舵,功率7600匹马力,航速18节,装甲甲板厚50-75mm,轮机部外侧装甲厚76mm,炮塔顶及舰桥装甲厚37mm,全舰编制340-370人,《大汉帝国国防军海军章程》规定该舰舰长为中校军衔、副舰长为中校军衔或少校军衔。

  主炮为德国克虏伯1880式240mm35倍口径后膛舰炮4门(舰艏艉各一座双联装炮塔,后部半敞开式,厚度为50.8mm炮罩保护炮手)、每门备弹150发,汉国产1886式155mm35倍口径后膛舰炮8门(舰艏艉单装各两门,两舷单装各两门)、每门备弹150发,汉国产1886式(47mm哈奇开斯速射炮6门、37mm哈奇开斯速射炮10门、每门备弹300发,11mm10管加特林速射机关炮4门、每门备弹400发),汉国产1886式14英寸(356mm)鱼雷发射管4具(两具分别位于舰首舰尾的鱼雷舱内,另外两具位于舰体中部两侧,共备汉国国产1886式‘刷次考甫’黑头鱼雷12条)。

  1884年8月8日第一批次两艘在汉国新京造船厂同时开工,但进展缓慢直到1885年8月派遣去德国的本土舰船技工随海军官兵驾驶购买的两艘朝阳级铁甲战列舰归国,加上随船队到达的四百余名德国派遣的舰船设计人员和专家、技工负责指导建造下,集合了新京造船厂全体技工和兴安造船厂、皇家造船厂两家船厂主要技术骨干的艰苦技术攻关和长期努力奋斗,又耗费两年时间比德国伏尔铿造船厂同期建设工程多花费了一年时间终于在1887年9月1日通过各项技术检验和技术指标成功下水,1887年11月2日完工,1887年11月20日海试结束船厂交付,于1887年11月28日分别在大汉帝国国防军海军大西洋舰队和太平洋舰队各入列一艘正式服役(先锋号加入太平洋舰队并正式担任舰队旗舰,也意味着太平洋舰队开始像大西洋舰队一样得到重视并吹响了逐步扩建的号角

  第二批次两艘同级舰在1887年9月20开工并于1890年8月15日在大西洋舰队和太平洋舰队正式服役各入列一艘,本级舰的建成也标准着汉国已经

  请收藏:https://m.bqgd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