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05章:难搞哦!_大明皇长孙:朱棣送我上皇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只能是一个主流方向,因为普通的民众在没有本身思考力的时候,只会形成依附的关系。

  而这样的改变,对于整个大明六千万于众来说,非一朝一夕之功。

  保守估计,那都是十数年甚至数十年起步。

  常家很好,因为现在的常家,正是缺乏顶梁柱的时候,常继祖的出现,也让朱英看到了可靠人选。

  从常继祖说话愤然的语气中,朱英可以推测目前的情况,并且是常家在背后推导,更多的是常继祖个人的行为。

  朱英想要彻底的改变目前大明的现状,就需要非常之多人的支持,如同党派一般,认同自己的思想,严格贯彻自己的思路。

  在上层有老爷子的支持,目前自然没有甚么阻力,但是在中下层,现在人才的缺口,不能说大,完全可以用没有来形容。

  目前整个群英商会所有的力量,几乎已经全部都集中到了京师这边。

  不管是西域,草原,大漠,大量的精英人员都被调集了过来。

  而像是高丽,多年的潜伏的力量,只能交到姚广孝手中。

  看似是姚广孝直接挑动潜伏人员,兴起大军征伐倭国。

  实则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是朱英没有办法彻底掌控遥远距离高丽人员的想法。

  或许在这些潜伏人员之中,还是有部分对于朱英极为忠诚,可是其他人,尤其是被发展的高丽人,更多的是在乎自身的利益。

  这种关系,并非牢不可破,反而是很容易就会崩溃,姚广孝正是发现了这一点,才会兴起高丽大军征伐倭国。

  一则是配合大明的征伐计划,二则是将高丽这边的内部矛盾转移到外部矛盾之上,而且在战争期间,也更为容易直接出手解决一些隐患。

  其实还有第三条,这是姚广孝和朱英都心知肚明之事。

  那就是以征伐倭国战争的手段,消耗高丽军力。

  所以在高丽大军粮食的问题上,朱英并没有很是急切,姚广孝也是肆无忌惮。

  “我这边是真的很缺人啊。”

  朱英时常心中感叹。

  在明初这个年代,想要寻找什么志同道合之人,无异是井中捞月。

  唯有自己独自前行,才是目前真是的状况。

  只能是自己慢慢培养,可惜的是在此之前,朱英可不知道自己还有着皇明长孙的身份。

  那些花费大力气培养出来的弟子,都是以安南发展为主,擅长的方面都是合纵连横,巧舌如簧。

  搞间谍,离间,打探情报,蛊惑怂恿这些是够了。

  但是发展内政,那完全就是不对口。

  好在朱英目前足够年轻,还有很长的时间,慢慢培养出能够跟随自己的精英人才。

  譬如面前的常继祖,就是一个很好的苗子。

  常继祖听着面前太孙殿下的问话,脑海中不由浮现出昨夜父亲嘱咐。

  “你能有这般想法,得到太孙殿下的赏识不难。”

  “但是要真

  请收藏:https://m.bqgd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