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741章: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_大明皇长孙:朱棣送我上皇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什么汉族的概念,而是只在乎自己的阶级。

  在他们看来,忠君就是忠于给自己阶级的君主。

  如果君主无了,自然就是国破家亡。

  蒙元是少数蒙古人统治大多数汉人,本身蒙古人就是个游牧民族,占据了偌大的中原后,也没有形成很完善的制度,因此管理松散。

  这就让下属阶级的地主,豪绅,有极大的自主权力。

  对于很多知县,地主来说,他们就是当地的土皇帝,不管怎么去鱼肉百姓,上边也不会说来查他们贪腐的问题。

  蒙元近百年,许多捆绑的利益集团出现,从上到下,他们已经习惯了没有任何约束的自由。

  这是所有世家,地主,豪绅,在历史上任何朝代都没有得到过的优越感,还有那令人贪恋的权力。

  真正的做到了生杀予夺,底层百姓完全不可能有伸冤的去处。

  只要完成了最基础的蒙元朝廷安排的赋税,那么你在当地想怎么搞,就怎么搞,蒙元朝廷根本不会管。

  这是地主们当家做主的时代。

  可以想象,原本大家都跟着蒙古贵族们欺行霸市,鱼肉百姓,作威作福,无所顾忌。

  这个时候突然冒出来了个叫朱元璋的,还是个乞儿出身。

  带着一帮子流民搞起义,要推翻蒙古朝廷,打破这难得的岁月静好。

  这哪里会有地主愿意,这必须要镇压,狠狠的镇压。

  元末的时候,其实对各路起义军打击最激烈,最血腥的,并非是蒙古朝廷,反而是各地的地主豪绅,汉人官员。

  这些人自发组织钱粮,兵力,对抗起义军,比之那些蒙古老爷,可要上心多了。

  这种行为,就跟后世满清入关后差不多。

  拥护游牧民族一统中原的,不管是蒙元时期,亦或是满清时期,都是那些所谓的读书人,地主豪绅阶级。

  其实这也跟儒家思想有很大的关系。

  因为在儒家思想里,只有小忠,而无大义。

  什么民族大义,哪有自己的利益香。

  任何朝代的士大夫,从来不在乎君主对百姓怎么样,好或不好,他们在乎的,只有君主对自己多大的权力。

  宋濂为朱元璋起草的《谕中原檄》。

  文中言到:“古云:‘胡虏无百年之运’,验之今日,信乎不谬

  然而历史上,明朝跟清朝的国祚,基本上都是二百七十六年,即便是有些计算相差,也不过是十年左右的偏差。

  事实上,清朝入主中原,从来不认为自己是跟蒙元一样的入侵者。

  他们也从不认为是自己覆灭了明朝。

  因为明朝是被李自成推翻的,他们到中原,是顺从民意,拨乱反正。

  这话是有些扯淡了,不过能够统治中原这般久,也是因为清朝的制度,几乎完全在承袭明朝的制度。

  乾隆也好,康熙也罢,他们作为君主的所作所为,跟游牧民族的特性完全相反,而是积极融入到

  请收藏:https://m.bqgd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