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64章 千年未有之大变局_大明嫡长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你呢去给户部派个任务,让他们梳理一下大明朝每年赋税之中人头税是多少。这样你我君臣好有个数。”

  “可……”

  “其他的事容后在议,你心中忧虑朕是知道的,但朕已有打算,放心吧。”

  这涉及到税制,也就是摊丁入亩,简而言之就是把人头税取消,全部并到田里面去。

  中国之所以在清朝的时候人口大爆炸,主要的、公认的原因有两条,一个是红薯、玉米和土豆等高产作物的引入,提高了粮食上限。

  第二个原因,就是摊丁入亩,取消了人头税。这个改革数雍正推行的力度较大,不过其来源却不是雍正。

  更不是雍正一拍脑袋想到了这个绝妙的主意。

  实际上是从明朝中后期便开始逐步演化形成的。

  即人丁税根本就不好征了。

  明朝后期的税收体制逐步瓦解,暂且不论,清朝顺治、康熙年间本应是新生的王朝,也很难收到人丁税,大部分还是土地税。官方所统计的丁口只有两千多万,实际上后来估计至少有四千多万(丁口,不是人口)。

  换句话说,人头税不适合收了,也不太好收。

  那取消的这个内生动力就开始逐步增大了。

  人丁一旦不再征税,那么生育的动力一下子就提高了,自然的杨廷和所提及的移民困境也能逐步得到缓解。

  二十年后,不管疆域扩充到什么地步,都不必在担心没有人了。

  在这个机器生产不存在,主要靠人的时代,人口多真的是资源。

  不过这是跨度很长的政策转换和社会转换,需要润物细无声的逐步做到位。

  现在朱厚照的理解,大明处在商品经济蓬勃发展的阶段,这个阶段需要人口和货物的自由流通,于是逐步放松管制,但这样一来会造成各地税赋征收难度加大,最终不可避免的导致税粮下降。

  既然收不到税,那么再顺势取消,这才是丝滑的操作。

  其实这都属于‘政策更易要跟得上社会发展’的范畴。

  朱厚照觉得应该要给他们逐步灌输这种观念了,今天便开了个头吧,他思量着说道:“这几年以来,想必两位阁老都能感受到,我们君臣所面对的形势已与先辈们完全不同,可以称之为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中原汉人要与外面的人打交道,要在农桑之外,推动棉纺织业等产业的发展,要推动科学进步,以便提升航海和造船技术,使我们在海上更加从容。这一切的一切都与这千年间发生的事情不一样。

  这件事,得有人去琢磨啊。所谓树挪死、人挪活,咱们天天嘲笑刻舟求剑的楚人,可不要回头自己当了楚人。”

  王鏊和杨廷和都不甚懂皇帝的用意,“陛下说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微臣倒觉得,似乎也没有那么大的变化。”

  “会很快的,很快杨阁老就会感悟到。”朱厚照也不急,

  请收藏:https://m.bqgd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