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九十章 培养_扶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关系不也得到了认证么?

  赤壁兵败,曹操为何心生感叹,言郭奉孝若在,孤不至大败?

  这一点,不是能力的体现,恰恰是地位,或者说是心里重视的因素。

  贾诩、荀彧这等良臣,岂会看不出东征的危局?

  贾诩亦是劝阻了,可却无法阻止!

  这就说明在曹操的内心里,他高度还不够……

  同样的历史依旧继续发生了。

  夷陵兵败,诸葛亮也仿佛曹操附身了般,大加感叹着,言法孝直若在,必能劝阻主上东征,就算无法劝阻,也不至惨败!

  为何诸葛亮会如此说明?

  难道是他不自信,觉得自身不如法正?

  这些当然都不是。

  恰恰是心里地位,高度的问题……

  这无关能力的体现。

  诸葛亮从出山起,便一直是刘备军中的中枢所在,核心人物。

  他是万万不可或缺的!

  刘备对他也极为器重、信任,这是毋庸置疑的。

  从后来的白帝托孤,便可看出一二。

  可从法正半道归顺以后,刘备内心对他的依赖也一如曹操对郭嘉那样了。

  诸葛亮没劝阻刘备东征么?

  那刘备坚决的决心,劝住了么?

  那为什么事后诸葛亮会认为,法正能劝住?

  别说什么“事后诸葛亮”,这就是一种内心高度问题。

  能力高,并不一定受重视。

  能力低,也不一定没有出头之日!

  最典型的莫过于司马懿,能力也算全能吧?

  可曹操时期,出头了么?

  黄皓有啥能力,可后期却依然是小人得志、在朝中呼风唤雨、祸国殃民。

  回到荀彧,论起重要性,十个郭嘉都比不上一个荀彧,可论起亲疏程度,那就是反过来的!

  诸葛亮与法正也是同样的道理。

  自古以来,臣子受不受老板亲待,能力远没有揣摩心思重要。

  “主公所说极是矣!”

  话落,诸葛亮也挥扇面带笑容赞扬着,随后才道:“孝直的确算无遗策,小小羌胡难不倒他,但亮以为,主公应该还是该给后辈机会。”

  “后辈?”

  “孔明,啥意……?”

  尽显疑虑的脸上愣了半响,忽然反应过来,面露喜色,说着:“孔明,你莫非说的是平儿?”

  “然也!”

  听罢,诸葛亮同样抱以笑容,微笑着点头。

  “确实如此!”

  “前段时日庞令明不幸犯下重罪,平儿未免群臣、百姓们说闲话,议论我大汉律法以权谋私,毫无公正力,自觉以自身官爵抵罪,让主公将其贬为庶人。”

  “可平儿的能力想必主公也发掘了。”

  “长时间的让他是庶人之身,很多核心事件他就算想参与,可也有心无力也!”

  说到这,诸葛亮目光卓绝,仿佛极为雪亮般,又沉声说着:“不仅如此,如今虽然云长依然还坐镇于荆襄之地,可终归一日,这大位还是需要有人继承的。”

  “可纵观我军以来,二代之中出类拔萃

  请收藏:https://m.bqgd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