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31章 我不知道_大唐马王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安西都护府副都护郭待诏。”

  “说说你的理由让朕听听。”

  高峻道,“陛下高瞻远瞩,大概早已看到了大唐周边的形势,东部临海,往那里发展的话只有个高丽。北部五牧职场已建成,短时内没什么事。南方乃是囊中之物,只有西部丝路无边,正该着力经营。郭待诏年轻有为,旬月取龟兹,他长期驻守安西地熟、势熟,由他出任兵部尚书,小臣以为恰当。”

  皇帝认同尚书令的见解,而且不久前刚刚接到的吐蕃国书,正是说明了经略西部的重要。

  他点点头道,“是这么个理,而且尚书令对郭待诏的评价恰如其分,但郭孝恪在安西,朕要动他的副都护,总得再听听他的意思。”

  高审行至此才有些回过味来,本来他有个打算,就在近期内、提一提兵部尚书的人选问题。

  这将是他上任之后的第一次发声,英国公干过兵部尚书,自己投桃报李,而别人也说不出什么来,因为中庶子削儿子的职份举荐外人,这不正是心底无私的表现?

  但高峻一下子就把他的这个想法阻断了,这小子先提出来一个人选。

  而且皇帝虽未当时同意,却也没表示出一丁点儿的反对,那高审行就不便再提另外的人了。

  高峻对大势的分析谁都认可,皇帝不知出于什么考虑,未就此事立即征求另外大臣们的意思,不然很有可能,将是众口一词地赞同高峻的提议。

  此议暂未达成,但高峻已然将郭待诏、放到兵部尚书的座位边等着了。

  看着高峻面无表情地退回去,英国公李士勣什么想法都没有,真没有。

  这与李某有什么关系!他绝不要被高氏父子的明争暗斗所伤害。

  ……

  兴禄坊府中的人们慢慢地发现,自从老五高审行升任了太子中庶子之后,永宁坊的人来得少了。高峻不来了,柳玉如不来了,别人就更不用说。

  三嫂安氏派人过府相请过一次,只是尚书令五夫人崔嫣过府来,恰巧高审行在府中,连忙踱过来相见。

  这些日子,高审行寂寞得很,每天一进自己的院子,除了那些下人们一个能说说话的都没有。

  吏部侍郎郝处俊在高审行出任中庶子之后,曾来兴禄坊拜访过一次,故交相见,中庶子置酒相待。

  高审行委婉地对郝大人说,他在黔州有个很欣赏的部下,目前是黔州的司马,高审行请郝处俊在考功的时候,稍稍关照此人一下。

  高审行离开黔州、又是高任,按常规他手底下得力的官员总会有一两位升迁,这样高审行的面子才好看,不然以后谁还跟着你混?

  郝大人当时曾应承下来,可是不久之后,黔州这位正六品下阶的司马不但未升、反而还降了。

  吏部得听尚书令的,当尚书令与他老子意见相左时,更要听尚书令的。

  郝侍郎提议将这

  请收藏:https://m.bqgd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