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94章 雨过天晴_大唐马王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贞观十三年的五月,人们感觉到,储位之争如同皇家戏班的压轴戏目,不可避免地又开锣了。

  马王只是班师之后参加了一次朝会,之后称病不朝。

  朝堂上下保持着基本的平静,但人心起伏,想什么的都有。

  马王殿下从一个刑徒,凭借出类拔萃的能力与胆识,踩着无数失败者垒成的阶梯,一步步登上亲王高位。

  但他此时要面对的,是并不平庸的李治。

  一个从没有在底下摔打过的李治,却对朝堂风云、权场倾轧有着更直接的接触,与切身的理解。

  十五岁的晋王李治示孝忍乖,坐等李承乾、李泰斗得你死我活,等他们两败俱伤时就将果子收了。

  又借助着赵国公——他的舅舅,一举干倒了最具竟争力的吴王李恪。

  人们不吱声、不想过早地暴露自己的倾向,皇帝在翠微宫不闻不问的举动也让他们心中出现过怀疑:

  难道自己的判断真的错了?

  一个有着胜过房杜的谋断、秦叔宝的勇武,另一个稳坐东宫,面厚心黑。

  多么像楚汉之争!一个先入咸阳、一个武力惊世骇俗,最后谁能问鼎极位,也许致胜的小小法门,就藏在谁的身上。

  在当时,谁能猜得好呢?

  但有一点绝对不会有错,失败者将永堕万劫不复之地!

  眼前的平静不等于争斗不会发生,实际上早就开场了。

  马王不争,永宁坊的那些王妃们会答应吗?李治不争,东宫那么多等着尽享荣华的女人们也不会答应。

  这些女人们,也都是踩着自家男人战无不胜的足迹,一步步走到这里的。

  没有哪个女人愿意黯然离场,承受接踵而来的、由身至心的摧残。

  赵国公无愧于朝政风向的指示者,他的脚往哪边移一移,都可能会带动一大拨儿的人跟风。

  但长孙大人站得稳稳的,连脖颈子都不歪一歪,他的态度都不如两个儿子有意思。小儿子长孙润已经不止一次、在私下里表达过对永宁坊的支持,“我就是看好马王府,马王还从未败过。”

  而一向淡于朝政的长子长孙冲,却言犹不明地说,“太子就败过?马王以往的胜利可大多是在战场上,可是你看太子,他打败的都是有资格做储君的人物,眼下战场不同了,这里是长安,可不是乙毗咄陆部。”

  赵国公被两个人子争的闹心,显得有点举棋不定,这都是躲在翠微宫的那位无所事事的皇帝闹的!

  心狠手辣的一品公、凌烟阁首位的功臣,拿定主意坚持到最后一刻——出手去救一救那个不幸败北的外甥,让他不致于更悲惨。

  其实东宫和永宁坊无论谁胜出,只要他这里保持了中正,将来都仍然是赵国公,而且也有能力扶助一下最后的败弱者。

  那么,就连他的妹妹文德皇后,在九泉之下也不会怪他了。

  他更倾向于永宁坊,内

  请收藏:https://m.bqgd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