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02章 人各有心_大唐马王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父亲最明显的疏远。

  说过了这几件事,赵国公才好往下说——武德九年六月初三日,高祖传诏,令大臣裴寂、萧瑀、陈叔达、封德彝、宇文士及、窦诞、颜师古等人次日同入太极宫,让这些人做个见证,要公断的是什么是非?

  赵国公说,“有关此次变故,史馆文案记载甚为详尽,陛下有功夫自可细细调阅。但微臣要说的是,历代重史,为的是鉴古知今,有些史料别看繁杂零乱,但绝大部分都是有据可查的,当事人、事件经过、事发时间、地点绝不会出错。”

  即便史文是胜利者写的,但胜利者也不能太无耻,必要的事件总有个出处,哪能说怎么写就怎么写?

  尤其当时,涉事者都在,皇帝就算将所有知情者都杀掉,只留下自己这班人,但在这班人面前,他同样要维持必要的公允,不能让这些人明着顺从,而私下里生出不耻之心。

  金徽皇帝道,“朕听出来了,舅父是说……朕即便跑到史馆去翻阅那段史料,也难免有不实之处。”

  赵国公沉吟着,总算点了点头,但心中也止不住的纳闷,自己明明说话的重点,是要告诉皇帝史料之真,但他却听出了自己话语里隐藏着的意思。

  那么,武德九年六月初三日,高祖皇帝下了什么决心呢?将裴寂、萧瑀等一班外姓大臣都叫到太极后宫、掺合到皇帝的家事中来了?

  长孙无忌一想,这事居然还得从头说,不然说不清楚……

  建唐之初,天下未平,李唐的势力范围很小,身为主帅,李世民常常领兵出征在外。

  前番讲过,世民和元吉一同去洛阳讨伐王世充,同年腊月,两人又一同讨伐窦建德的部将刘黑闼。但战事进行到一半,李世民忽然被长安的皇帝一道诏令召回去,战场上只留下了李元吉。

  在这样的战事胶着时候,高祖召李世民离开战场,当时的理由不得而知。但此时,战场上只剩下李元吉一个,他只能苦苦支撑,随后重回战场的已经不是李世民,而是太子李建成。

  当时还是建成死党的魏征,此时已经是贞观皇帝重臣。

  有关讨刘黑闼的这场战事,长安在最后关头如何换下主帅秦王、再换上太子李建成这件事,魏征是当事人,更是为李建成出谋划策者。

  当史官记下这段往事时,魏征就在旁边看着,如果记录敢有虚妄,魏征绝对不干。那么,史官所记的下边一段,至少魏征挑不出毛病来:

  中允王珪、太子洗马魏征认为,高祖初兴大业,建成不知道为自己谋划,然而秦王李世民数次平定巨寇,功冠天下,英豪皆归李世民摩下,高祖已私下里许诺立秦王为皇太子,建成的形势已经很危险了!

  正赶上刘黑闼祸乱于河北,王珪、魏征等人对建成说:“殿下只因居为嫡长子才能幸居东

  请收藏:https://m.bqgd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