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00章 赤河北岸_大唐马王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五个驰出去射猎,有的跑回来提一块烤肉回去。但是只要旗子一动,这些人立刻飞快归队。

  傍晚时又出现了情况,在暗下来的天色中,沙、天渐成一体,由西往东的沙道上,有一支夜行的三、四十人的驼队,正缓缓地向着天山牧的牧群靠近。他们驼了许多的帐篷、装满了家拾的木箱,但货物很少,没有人挑灯、没有人喧哗。

  但是一支三十人的护牧队快弩手,不知从由黑暗中什么地方飞快地驰过来拦住了他们。随后,驼队里点起了灯,被带到高峻和郭待诏面前。

  驼队的领头人是个三十多岁的色目人,说他叫甘里木,是带了这些人前往长安的。高峻看看他的驼队,问他是做什么生意。

  甘里木说,他们是去往长安的杂耍班子,去时一路表演,回来时就用赚到的钱,捎带长安的货物返回西域去。

  高峻道,怎么不点灯呢?

  甘里木说,“不是不点灯,而是在这段路上他们不敢,因为有龟兹五城的人发现后,要来收过路税的,”他对高峻和郭待诏说,“我们还没赚到银子,没有钱交税。去时没有货物,也不必交货物税,只须回来时交一次。”

  郭待诏看这些人,果然什么年龄的都有,还有年纪不大的男孩子、女孩子、老人。

  苏托儿道,“不要怕,你们可知道在你面前的是什么人?正是大唐丝路督监高大人,还有西州振威校尉郭将军,自管把灯挑起来走你们的路!”

  甘里木听了十分高兴,对这些人道,“那么,我就放心了,再也不怕有人来了。但是天色已晚,我们也不想走了,正好为两位大人表演一下我们拿手的节目!”

  于是,就在天山牧营地的前面,这些人从驼背上卸下了那些木箱,打开,从中先蹦出一只小猴儿,脖子下挂了铃铛、吱吱乱叫,对眼前这些人不大友好。

  随后再从另一只大箱里取出来粗细不等的十几截木杆,杆端都有榫头,被他们麻利地接到一起、竖在场地正中,却是高耸入夜空,杆顶上挑了一支罩子灯,在风里不停地晃动。

  接着,杂耍开始。

  郭待诏的骑兵仍在远处十里外,可是高峻的护牧队随着一声口哨,就有一部分约有几十人挤过来看热闹,高峻也不管他们,这里的看客就是郭待诏、几十护牧队、二十九名牧子,再就是那些夜宿的马匹。

  先是有个十几岁的男孩子打了腰鼓,指挥着那只小猴儿表演,它不知什么时候换上了行头,却是大唐官员的服饰,头上也像模像样地戴了一块黑纱帻。它翻跟头、出洋相,没有人笑。

  节目草草结束,猴子端了一只盘子到护牧队员跟前讨喜,没有人理它。猴子极不高兴,那块小脸越发的红,吱吱叫着、跳着挑衅。

  护牧队只是把上着箭的快弩对准它,也不说话。它的小主人受到了甘里木的训斥,赶忙唤它回去。

  高峻从兜儿里摸出一把铜钱往沙地上一撒,笑道,“是不是一入大唐地面,就该给它换上西域胡服了?”

  甘里木意识到是猴子的装扮惹了这些人的不快,一连声地解释,并挥挥手上它下去,然后,第二个节目开始了。

  上场的是那个小女孩子,十几岁的样子,头发在顶上扎成一束。原来她是要给这些人表演高杆上的平衡功夫。首先,她的爬杆手法就大出人们的意料,太快了!一根两丈高的长杆,她手足并用地一眨眼就攀到了杆顶。

  人们纷纷仰了头观看,在杆顶那盏防风灯的映照下,只见她只用一条腿折弯过来夹住木杆,另一膝支撑,身子探出去,手里已经摘了那盏灯。而木杆顶端极细,随着她的旋转大幅度的晃动起来。

  终于有护牧队喝起好来。

  只见她挂好了灯,身子一翻到了杆头,单手撑住杆头,身子倒立起来。

  高峻也暗暗点头叫好。然后见她身子在杆头一翻、手也脱开,杆头带着那盏灯前后晃动起来。她的一只脚十分准确地找到了木杆顶端,稳稳地踩住,整个人身体的重量都在那只脚上,别处无处扶握、仍在不住地晃动。

  底下的人群中暴发出一片叫好之声。(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bqgd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