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13章 为苍生计,何以叹书迟_金牌弃婿:逍遥小郎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士子是否明晰朝中最新的政见。

  关于考试做官这件事,你怎么想不重要,怎么出题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写下来的答案,是否符合最新的“精神”、切合最近的“方向”。

  简而言之,你想入朝做官,那我便借科举,看看你思想是否与朝廷保持一致。

  所以啊,这题目,哪个愣头青真的狂书当世弊病,那是找死。

  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天子当今推行政事的方向。

  什么呢?

  吏治!天子想要改善吏治久已。

  但大羲国建国四百年,早已到了王朝周期律了,若非有外敌虎视眈眈,早就分崩离析了。

  正所谓,胡人随时会入侵的矛盾,掩盖了大羲国国内的巨大矛盾。

  有了“泰安之耻”这等刻骨铭心的仇恨在,大羲国同仇敌忾,反而让大羲国吊了一口气。

  否则,以当世那些狗屁官员骄奢淫逸,往死了压榨底层百姓的作风,早就是四处狼烟,九州造反了。

  李凡思索了很久很久,在他的面前,有两个选择。

  其一,是写一篇歌功颂德的文章,只消将建业大帝这些年来的吏治推行之下的改变大大称赞一番,再根据建业大帝近年来说过的“圣言”,展开写几条策略,便是一篇好文章了。

  而且,他有系统在身,这篇文章,必然可以写的辞藻华丽,放眼整个扬州,也当无第二人能出其右者。

  这也是当世科举的通病。

  大部分人,在思想上、眼光上,根本就没有真正治国理政的能力。

  但是,八股文写得好啊!只要文采斐然,辞藻华丽,在比喻、引用等手法上花样翻新,总能拿到一个不错的名次。

  其二是,从心而发,从实际而言。

  但这样无异于在赌。

  如果主考官是一个庸官,对真正戳到朝政痛处的文章,恐怕会如畏虎狼,直接扔开,连举人都中不了。

  这个世界上,一万个官员中,有九千九百九十九个,都是贪生怕死,不求有功,只求无过,早就已经是一种常态。

  沉吟许久,李凡还是微微叹息了一声,他开始执笔。

  “……朝廷每一令下,其意虽善,在位者犹不能推行,使膏泽加于民,而吏辄缘之为奸,以扰百姓。

  故曰:在位之人才不足,而草野闾巷之间亦未见其多也。

  夫人才不足,则天子虽欲改易更革天下之事以合先王之意,大臣虽有能当陛下之意而欲领此者……”洋洋洒洒,这一次,他不断书写,丝毫不曾停歇。

  沙漏中的细沙不断落下,周围的考间中,已经有不少人离开。

  最先离开考场的,是羲京来的十大才子。

  他们率先走出考场,引发了在考场外等待着看热闹的观众们震惊不已。

  “天,羲京来的十大才子,居然就写完了?”

  “太可怕了,沙漏中的细沙,才流了一半,这堪称扬州科举史上最快的速度吧?

  请收藏:https://m.bqgd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