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一十七章 涂料工坊_盛唐不遗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样的产品被卖到海外,价格肯定要在长安城商铺零售价的基础上,增加很多倍,否则,商人就白忙活了。

  也就是说,原本成本非常低廉的放大镜,到了海外之后,就变成了奢侈品了,只有财大气粗的商人阶层和官员阶层才能拥有,一般的劳苦大众是没有实力购买这种产品的,就好比钻石,不是一般人玩的起的,普通人也就只有在结婚的时候买一套罢了。

  从这位商人拿放大镜的姿势,就能看出他对这个东西的重视程度,而且,这个放大镜的手柄好像被改造过,中间被挖了一个孔,还穿了一根线,线就挂在商人的手脖子上,如此一来,哪怕放大镜不小心脱手,也不会摔在地面上,而是被绳子拉住,从而避免被摔碎的命运。

  这说明商人把放大镜当宝贝了,生怕放大镜被损坏了,或者被人给偷走了。

  “这个放大镜在哪儿买的,花了多少钱。”

  李安走向这名商人,开口问道。

  “哦,李侍郎。”商人楞了一下,随即说道:“这个是一位朋友从长安城给我带的,一百个金币。”

  “一百个金币?”李安嘴角笑了笑,说道:“花这么多钱买这么个小玩意,你不觉得贵么?”

  “不贵,才一百个金币而已,在西天竺的店铺里,这个能卖一百五十个金币。”

  商人小心翼翼的将放大镜拿在手里,认真的说道。

  李安嘴角笑了笑,感叹商人的心黑,这么普通的小商品,价格居然翻了这么多,当然,他自己的心也挺黑的,他能在出厂的时候,将价格翻几十倍,那么,商人就能够在海外将商品的进价再翻几十倍。

  而造成商品价格可以随便的翻倍的前提,是东西要足够好,同时,必须是供不应求的状态,在大唐这个时代,因为交通和信息的不畅通,供不应求是很正常的,而且,李安也刻意限制了这些商品的产量,以防止出现供过于求的结果,造成自己的产品积压。

  另外,大唐的科技水平总体还是落后的,李安为了防止技术的外泄,招募的工匠数量很少,所以,产量也不可能提高到太大的程度,这就造成了必然的供不应求。

  “在长安城,这个放大镜最多值十个金币,没想到在西天竺,居然卖到了一百五十金币的高价,增加了十五倍啊!这都是交通不畅的缘故,待铁路修通,长安城的货物就可以直接通过铁路抵达安竺城了,流通成本将大大减少,这些小玩意的价格也会大大降低的。”

  李安感叹的说道。

  “什么,在长安城才十个金币。”

  商人脸色微微一变,很显然,他的朋友并不是这么跟他说的,不过,他的朋友卖给他的价格,也算是比西天竺要便宜不少,这么一算,倒也不吃亏,毕竟,若是他自己亲自跑去大唐,来回的路费就太高了,

  请收藏:https://m.bqgd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