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随笔_每次穿越都披着人类马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也还小不是?

  看到这题目时,便觉得这买鸡人是一个有意思的人。莞尔不止,只觉得身临其境,是个同道中人,要分一杯羹才好。

  有人觉得小不忍则乱大谋,小不忍则失雅量。

  一只鸡而已,何必与牲畜置气,大动肝火伤的是自己。

  其实小时候便疑惑:中国文化里有那么多经验之谈,那么在一件事情上的选择上,“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与“适可而止”“及时止损”,哪个才值得我们奉为圭臬?

  这问题,就像薛定谔的猫,无法同时开启两条路,便难以得到答案。

  中国人的传统美德里有“吃亏是福,吃气是乐”、“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退一步海阔天空”、“祸为福先”……

  这些老话不能说是不好的东西,它给予我们一种顺服的心态去面对逆境,得失心得以减小。相信老天开眼,好人有好报,以此达到中国人价值观里的“以和为贵”。

  但这往往以自身境界的高低作为抵抗。

  境界高者,心平气和,大获赞赏;

  境界低者,内里煎熬,伤心伤身。

  但并非人人皆圣贤。这种顺服的心态同时裹挟着的是反抗与反叛。

  也许人们创造向往武侠世界并不是没有缘由的。

  在这个刀剑花酒的世界里,一切恩仇没有隐忍,没有太多的名誉情面,只有快意恩仇。

  一把磨得锃亮,闪着寒光的菜刀,“噌”的一声钉在鸡舍门板上。

  “这鸡,嚎叫一晚,实为挑衅,我今天便做了你!”

  “大哥,这鸡,我要了。钱在这,不用找了,待会儿给你送碗鸡汤上来!”

  ……

  吃亏是福是境界,快意恩仇是江湖,而生活不是一种定义。

  ————分隔线————

  有一种小日子,两人一猫,三餐四季,坐听檐边雨,手写岁月书。求的不是诗意,主要是自由。

  ————分隔线————

  我从小生长在一个触目所及,满目皆山的地方。

  小时候我总在想,跨过眼前这座连绵不绝的高山,外面是不是就是书上说的灯红酒绿、车水马龙的大城市?

  我是不是可以在辽阔平整的大马路上骑自行车,是不是可以去见识外面不一样的风光?

  —————分隔线—————

  人间一趟,也不过旅行一场。

  旅行不是流浪,目的地也不是天涯,它只是满足我们内心对外界的认知、渴望及享受的一种方式。只要我们的胸膛里还有一颗跳动的心,我们度过的每一个夜晚都是旅行归来的休憩。后山的梨花开落、身边人的缘来去散都是沿边风景。

  愿你我所行、所游皆有所得,“待明朝,骑鹤庐山,笑看人间儿戏”。

  ————分隔线————

  前些日子看了2005年成龙、金喜善版本的《神话》,再听到他俩合唱的歌曲,感受良多。

  但因着妈妈手受伤了,我忙活着家里大小事,分身乏术,实在没有心思与时间动手。

  后来再动笔,便又不是当初的感觉了。

  我为什么要写这些像日记或流水账一样的东西呢?

  事实上,我并不敢自诩它为文章。

  我的语文不算好,我的悟性不太佳,我读的书更不多。

  但倒也不怕班门弄斧。

  我的记性不太好,心也小,装不下这么多东西。

  就让我这只蝜蝂歇歇脚,用文字记录当下的存在。

  这一篇,写给我自己。

  永远保持对生活的善良与敏感。

  请收藏:https://m.bqgd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