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百八十一章:柳树里互市_洪武年间小神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归顺没多久,又怎么可能会建城呢?

  再说了,建城是一件非常消耗时间和金钱的事。

  违背市场经济的任何行为,都无法走远。

  在陈松的计划里,先建立一个以贸易为主的贸易点,附近的牧民,以及大明的商人,都可以来这里进行贸易。

  这里有人贸易,就有了税收,百姓们就能挣钱。

  有了稳定的收入,就想有稳定的生活。那个时候,就算朝廷不管,这里的人也会自发的进行建城。

  建城,工人们是有收入的,这些工人们的收入,又会投入消费当中,朝廷又能进行税收。

  百姓们有了活干,朝廷有了税收,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这可要比朝廷直接让筑城好得多。

  不过,想要完成这件事情,还有一个难题摆在陈松的面前。

  那就是,明朝的户籍制度。

  筑城要的是工匠,这是个技术活,要是不放开户籍制度,在明初,靠一群普通人来建造一座城池,简直就是做梦。

  很早的时候,陈松以新学学堂为由,对金陵的工匠进行了招收。让金陵的工匠们,户籍身份有了很大的改变。

  可那仅限于金陵,在交通和贸易都不发达的明朝,建造城池,只能通过服劳役的方式来进行。

  建造城池本来消耗巨大,这要是再给工匠们发工钱,靠着农业税的那点钱,早晚要破产。

  可现在不同,现在有市舶司,有金矿,有了足够的原始资本,只需要加以推动,就能将这盘水推活。

  在推活这盘水之前,要先对明朝的户籍制度进行改变。

  饭要一口一口的吃,先将这边的所有情况弄清楚之后,再做决定也不迟。

  况且,要是有其他更合适的地方,也不一定非要在柳树里这里建造贸易点。

  出了柳树里,陈松又去了其他的几个里,将周围的里都转悠一遍之后,陈松觉得,还是在柳树里修建贸易点最为合适。

  半个月后,陈松带着人又回到了柳树里。

  林朗再次见到陈松时,脸上的笑容更盛了。

  陈松选择了柳树里最中心位置,这里地势平缓,面积较大,附近还有一条小河,用来建造贸易点最合适不过。

  地方是有了,但想要将贸易点搞起来,却不太容易。

  在柳树里这里逗留了几天,绘制了简单的构造图,陈松带着人去了最近地方的北平府。

  如今的北平府,正是大兴土木之时。

  北方草原敌情已经被解决的差不多了,朱元璋也可以安稳大胆的往北平府移民了。

  老朱是个传统人,尽管对外族人很宽容,可也不是烂好人。

  唐朝时的祸乱过去才多少年,不得不防。所以,必须要往北平移民。

  北方常年战乱,人口锐减,老朱移山西、湖广之民,充斥北平一带。

  这些人来了,就要有住的地方,所以就要对北平府进行扩建。

  老朱在北平府的扩建上,

  请收藏:https://m.bqgd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