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八十五章洋芋糍粑_随身空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看呢,便客气地说道。

  张太平摇了摇头说道:“不了。”指了指前面蔡雅芝的身影说道“也蒸了的。”

  在队伍靠前的位置蔡雅芝同样端着一个盆子,看这情形里面必然也是蒸熟的洋芋了。范茗拿着个空盆子站在大妮儿的边上说笑着。

  人群的前方是一个巨大的石头,中间挖了一尺深的坑,正有人用这个不锤子使劲儿砸呢,一边砸还一边往里面放蒸熟了的洋芋。

  见到这般情景,张太平才想起来这是砸糍粑呢。

  说起这糍粑来,虽然是一个乡下人的发明,但是在全国各地流传的范围却很是广泛。而且各地的风俗习惯和打糍粑的时间也各不相同。

  多数地区的人习惯于在腊月打糍粑。

  糍粑曾是信阳老百姓过年家家户户必备的食品之一。年前,家家户户打糍粑,亲戚邻居都来帮忙。

  闽清乡下家家户户都备有木杵、石臼等打糍粑的工具,春节时分,每家都会打糍粑。这时,孩子们欢天喜地围看大人们打糍粑,直看到大人把打好的糍粑放在盆里,搓成丸子,香喷喷的金黄透亮的糍粑真馋人,恨不得马上吃到口。

  吃糍粑真得费一番工夫,糍粑又粘又稠,没法掰开吃,偏偏乡下人喜欢大块吃肉,大口喝酒,自然也喜欢把糍粑丸子搓成巨型,吃起来才有味道,这苦了温文尔雅的城里人,面对这巨型糍粑丸子,真是又想吃又怕粘,更怕吃相不雅被人笑。不过厨师想到了这点,把传统的糍粑硕丸细化,做成苹果大小的小丸,但还是能掰开吃,仍不失原来特色。不过,要想品出吃粘糍粑味,最好是试试吃大糍粑丸,佐以大块猪肉,大碗的烧酒,体验农家生活,别有情趣。

  而四川人打糍粑则是在中秋节前,象征丰收、喜庆和团圆,是中秋节和月饼齐名的必备佳品。在四川民间一些地方,在糍粑中加入桂花捣制成月桂糍粑,蘸上炒黄豆面和白糖吃,味道清幽淡雅、甘甜爽口,别具一番风味。

  另一些地方在热糍粑中裹入熟红豆等豆制品、加入适量食盐,切成椭圆状片块放到熟菜油中油炸,作出的红豆油糍粑,色、香、味俱佳。

  关中和四川靠得最近,所以时间也差不多,但还是有些差异,四川是中秋节前,而关中地区则是在中秋节后的那个曰子。

  更为主要不同的一天是其他地方全都是用糯米来打糍粑,但是关中地区尤其是山里人,习惯用洋芋来打糍粑。其实说到底还是确实糯米,而洋芋确实漫山遍野都是。

  假若用糯米的打糍粑,则制作工艺精细。

  把上好糯米蒸熟后,用力杵打,直到糯米饭全融,像棉团状,然后再取出糯浆做成圆团,放入蒸笼蒸熟而成。水糍粑多放内馅,如豆蓉、莲蓉、芝麻桂花糖等,质地细腻柔韧、洁白晶美,如趁出笼

  请收藏:https://m.bqgd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